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十三章 狼烟四起
速器的决策。

    奇瑞刚投入巨资和AVL联合研制发动机,现在又宣布进军自动变速器领域,他们同样选择了CVT进行突破。

    一是因为旗云搭载了CVT变速器表现不错,二是相比AT而言CVT技术难度略低一些。

    在中华集团这个先行者背后,奇瑞作为后来者一直在追赶。

    华晨集团近段时间很是郁闷,因为他们的第二款轿车刚上市,就遭遇到合资品牌的强势狙击。

    当初华晨轿车凭借“C级车的车身外观,B级车的驾驶感受,A级车的售价标准车”概念火了一把后,几乎在15—20万区间领域站稳了脚跟。没想到后来却遭遇发动机抛锚质量门影响,销量一落千丈。

    为了挽回影响,继续搞活轿车,华晨集团委托乔治亚罗工作室全新设计了M2项目,目标直指10万级家轿市场。另外,还对原来M1项目升级,重新打造一款M3轿车,弃用已经被市场抛弃的第一代M1华晨轿车。

    M2新车被命名位为华晨骏捷,M3则更名为华晨尊驰。

    现在M2骏捷率先上市,凭借意大利设计和三菱动力总成,骏捷还是一款不错的轿车。

    为了降低成本,骏捷使用了东安三菱合资工厂的16L和18L发动机,并且18L上还配备4AT变速器。

    骏捷的车身要比“秦”大半个型号,而且在成本上更贵,因此骏捷的定价在1088—1428万之间。尤其是18L豪华型的4AT售价在1428万,整车价相对“秦”要贵上15万元。

    新上市骏捷的打出了“5年10万公里保修”口号,希望能挽回华晨轿车质量不佳的形象。国内汽车厂家现在基本是“2年4万公里保修”标准,华晨率先延长一倍,力争打造华晨轿车质量无忧的形象。

    可以说M1华晨轿车开了很不好的头,让许多支持国货的消费者心寒,所以M2骏捷的上市并未取得和M1一样的火热情况。

    上市第一个月,销量勉勉强强突破3000辆大关,紧接着就遇到凯越和16L伊兰特的上市。

    骏捷的品牌不足以支持其跟合资品牌直面竞争,第二个月开始销量就一路下滑,维持在1500辆左右。

    对骏捷的销量,华晨内部预测乐观定下了4万辆的年销售目标。华晨总裁苏小强亲自拍板了上市售价,因为经过计算骏捷的整车成本很高,低价上市的话赚不回成本。

    原本合资品牌同类型轿车都定价在15—20万区间,苏小强打算把骏捷固守在11—14万,错开跟合资轿车竞争。没想到市场变化过快,伊兰特的16L低价入市,结结实实压在了骏捷头上。

    于是,骏捷在上市第三个月,经销商已经给出了降价1万的优惠措施,力求错开跟合资品牌的价位厮杀。

    新出茅庐就被金仰勇带在身边培养,以为自己能力很强,直到独当一面苏小露出各种弱点,战略眼光很差劲,他跟金仰勇这样的枭雄无法相比。

    被辽阳省政府寄予厚望的华晨集团,一连两款轿车都出师不利,当初畅想凭借轿车入关中原的期望化作了空想。

    于是,辽阳省对苏小强的耐心在一点点消失,起了换帅的念头。自从金仰勇离开华晨已经过去2年时间,眼下辽阳省对华晨集团的控制已经尽在手中。

    当初为了稳住金仰勇突然离开的局势,辽阳省承诺给以苏小强为首的金仰勇旧部过亿股份的期权。但现在华晨轿车一直发展不起来,金杯客车又面临激烈竞争,整个华晨集团每况愈下,过亿期权也变得遥不可及。

    辽阳省国资委开始空降干部,逐步架空苏小强等人和其心腹,一切情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