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三十三章 八方来客
在幸福厂时还一事无成,到了浙海省乡下就摆弄出来如此大阵仗,大家约定好年后要亲自来虎山参观学习。

    今天周末,就是余航在幸福厂的6位前同事们结伴前来考察的日子。

    听说了这件事,韩皓就让人租了一辆面包车到车站迎接远到的客人。余航为厂里做出了突出贡献,韩皓必须为他撑起脸面,好好招待这些来宾。

    来到韩耀厂门口,这些前同事们都不敢相信余航就在这样的工厂里面弄出来发动机,整个工厂还不如幸福厂一个配件车间大。

    直到走进工厂里面,看到了机器在生产发动机箱体部件,工人们正小规模组装一台台发动机,来自幸福厂的人才相信余航所说不假。

    进入专门的研发厂房,里面各种设施、配件一应俱全。尤其亲眼看到了荣耀1号样机后,大家自此被余航所折服了。听说韩耀厂的70发动机是仿制产品,前来参观的人都是业内人士,知道就算是仿制已经是大为不易,因为就连幸福厂都没就此进行过尝试。厂里用的发动机都是合资方提供的技术,生产线生产的都是国外知识产权的发动机,每一台都要给外方授权费。

    看到郝一山等人正在小组讨论技术事项,几位参观的人不由驻足旁听。听到关键处,甚至有人亲自下场参与讨论,2号机样本研发的点火装置正是他所擅长的领域。没想到他这一插嘴,还真激发了在场人的灵感,困扰郝一山多时的点火装置难题就此迎刃而解。

    轮到余航介绍起2号机半成品,这是由1号机加以改造弄出来的产品,从理论分析90魔改完全可行。简单听了余航讲解后,这些人又开始了现场讨论,从技术角度论证到底70改造90是否可行,有哪些技术门槛需要克服。

    智慧的碰撞,灵感的火花,不一会郝一山等人也加入进来,大家就2号机现在面临的困境一一列举出来分析讨论。

    韩皓想不到余航请来的前同事个个都身有绝活擅长某一个方面领域,例如有人专门研究曲轴,有人在箱体上有所见长,他们在细分领域上知识面很深,加上余航这样的领头人一总结,许多问题解决方案就冒了出来。

    原本2号机样品估计还需要1个月的开发量,有了这些外援助力加入,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二,照这个进度发展,一个星期就能完成样品。

    之前安排好到镇上酒楼招待午餐也改成了工作快餐,所有人都意犹未尽在研发区内头脑风暴般攻克一个又一个技术难点。看着大家兴致勃勃讨论技术难题,韩皓心想国企里面还是有许多高水平人才,为何就容易埋没才能了呢?以这些人的水平,幸福厂仿制发动机应该不成问题,结果现实却是一无所有。想不明白,韩皓只能把其归结为机制问题。同样的人和物,换了机制便产生了不同的变化。

    可惜周末只休息一天,韩皓不得不提醒来宾们他们回程的发车时间已经临近,再晚就赶不上回沪江的大巴了。

    一边是归期将至,一边是讨论问题正在兴头,大家都感受到久违的畅快,尤其有一种学以致用的成就感。

    “唉,真舍不得走,但明天一早要回厂里上班。”

    老一辈人对自己要求很高,没有大事情绝不会轻易请假。看下时间,确实得准备离开回沪江。

    “刚才这个问题我回去研究研究,到时打电话给你再好好讨论一二。”

    另一位来宾念念不忘刚才跟韩耀厂技术人员争论的问题,决心回去后再研究弄清楚。

    韩皓和余航一起把他们送上了返回沪江的大巴,离别前韩皓送出了欢迎他们前来虎山工作的邀请。

    不用全职,周末时过来兼职也好,按时计费,韩皓不放过任何一个挖角的机会。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