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7章 分析形势
    这时,张绣站了出来,说道“主公,末将愿为先锋,带领西凉儿郎们直取上郡”

    “末将也愿往。”董帆和吴庆不甘落后,也赶紧站出。

    郑雄却是没有动,似乎在犹豫。

    洪南说道“你们都稍安勿躁,上郡的情况你们清楚吗”

    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摇了摇头,他们请战,完全是头脑一热,哪能知道那么多。要是知道的话,估计就不会盲目请战了。

    洪南说道“上郡太守,名叫高干,此人是一个能文能武,极会带兵的将领,初平二年,他与荀谌一同游说韩馥,袁绍才领的冀州牧。袁绍任命他为并州刺史,但没当多久,刺史的位置就被袁尚顶替了,他被降为上郡太守;在他手上,除了一万守备兵以外,还有三万精锐,其中半数以上都是铁骑”

    嘶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说高干能文能武,会带兵也就算了,手上竟然还有四万大军,而且其中一万五千都是精骑。

    张绣、董帆、吴庆,皆退了回去,脸上带着愁容。

    李儒火上浇油的说道“更可虑的是,得知壶关被攻下,并州刺史袁尚不可能不带兵前来,还有冀州袁绍,咱们要同时面对三路大军,皆是强兵啊”

    贾诩哈哈一笑,摇着头道“文优啊,你未免也太看得起袁绍和袁尚了,我看他们就不会来。”

    “为何”李儒问道。

    洪南也好奇“文和,说说你的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到了贾诩身上,面露期待之色,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般。

    贾诩自信的说道“咱们先说袁尚,他是袁绍的第三公子,袁绍一直想立他为世子,可因为他不是长子,而受到诸多阻拦、排挤,因此,袁绍才将他放到并州,希望他剿灭太行山脉的反贼,建立功勋。”

    “可事实证明,他并无此才干,行事谨慎,胆小如鼠,一味宠信府上的那些文人墨客,懈怠于军事,他若得知壶关被攻下,一定会找那些文人商量,商量的结果嘛,我几乎可以断言,那些人一定会让他坐山观虎斗,让高干领上郡兵马迎敌。”

    “因为他们会觉得,我们攻下壶关是阴谋,背后一定有张燕支持,说不定还觊觎并州,故意引他出兵,然后袭击他州府在事情没有明朗之前,他不敢轻举妄动。”

    “高干手上有兵马四万,足以对付我们,如果连他都对付不了,或者张燕插手了,那他即使出兵,又有何用如果因此丢了并州,又如何向袁绍交代”

    说到这里,贾诩自信满满的保证道“所以,我敢保证,袁尚是不会出兵的”

    “至于袁绍嘛,呵呵我刚才也说了,他一直想立袁尚为世子,在很多事情上,都给袁尚创造立功的机会,这一次我们攻打壶关,不正好是一个机会吗”

    经贾诩这么一分析,所有人豁然开朗,连洪南也不禁点了点头,暗叹贾诩厉害,这么复杂的人际关系,竟一眼看破,而且将袁绍、袁尚的心理分析的如此透彻,让人不得不敬佩。

    洪南说道“都听见了吧,咱们只要专心对付高干即可。此次攻打上郡,由我亲自领军,我只想问一句,你们有谁愿意与我同往”

    他的目光不断扫视着众人,打量每一个人的神态。

    董帆、吴庆、郑雄最先站出来,说道“末将愿往”

    跟随洪南这半年,他们悟出了一个道理,有洪南在,就无所畏惧,跟着洪南,战无不胜他们尤记得颍川之战,六百铁骑击败两万大军的情景,在那种情况下都能获胜,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跟着洪南,就等着立功吧

    张绣也咬了咬牙,应道“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