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七百五十章 藏家的宝贝
    习惯性拉了下套筒,弹膛空的。

    “有枪套吗?”

    雅克布摇摇头。

    “这枪你别给我,送你妈妈也不合适,除非你妈妈是个一流的枪械藏家。

    这枪不便宜,收藏级的,送老板去。少见的一式将佐手枪,老板会喜欢的。”

    说着就把枪还给雅克布——终究才22岁的小伙子,有些人情世故还是不懂。

    没多久,手枪就到了张楠手里,这会正在把几件看得上眼的珠宝重新装盒,打算一同装进运婴儿床的箱子里,先行运回纽约。

    “一式手枪?”

    “林曼说的,我不认识。”

    小伙子在老板面前可是老实人,低着点头回老板的问话:老板说过,他不喜欢抬着头和人说话,颈椎会不好。

    张楠手里把玩了一下,对雅克布道:“其实叫一式也对,不过也不完全对,这枪应该叫叫浜田式手枪。

    你看,这枪上没有‘一式’的铭文,叫它一式手枪应该是因为有种二式将佐手枪,这枪就自动升级了。”

    雅克布有点无语:他可不认识套筒上的字,倒是只要是小学毕业的华夏人都认得出来。

    张楠和林曼一样的卸弹匣、拉套筒的动作,这绝对是个好习惯,也是必须有的习惯,除非哪天想稀里糊涂干掉自己或者干掉身边的人。

    项伟荣这会也在边上,从张楠手里要过手枪,仔细看了看,道:“和花口撸子很像,子弹好像也一样。”

    花口撸子,经典的抗战电影里排名第三的“撸子”,一枪二马三花口,项伟荣这个年纪当过兵的人,认真参观过几次军史馆就认得出来。

    听到姐夫的话,张楠笑着道:“这枪本来就是参照比利时勃朗宁M1910手枪,就是花口撸子为蓝本设计的,连子弹用的都是勃朗宁765毫米短弹。”

    说着示意了一下握把,道:“样子像,就这握把比原型长了点,整枪的美感也因为这个破了一截,就为了多装一两发子弹…”

    原型是7发装弹匣,这浜田式手枪有人说是8发装弹匣,有人说是9发,不过这会手头就5发子弹,还真没法试验到底是几发装,除非把弹匣给拆了。

    或许项伟荣看得出来,但张楠不是这方面的专家,再说也不必纠结于到底装弹几发的问题。

    至于张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上辈子看过片报道而已,小鬼子难看得手枪不少,好看的凤毛麟角,这就记住了,而且这枪的设计师可不是什么枪械大师或者兵工厂,而是个个体户!

    “…就算因为贪个一两发携弹量害得这抢变歪了,也比王八盒子好看得多,也没王八盒子那么多的毛病。

    造这种小批量生产的枪械,顶级私人抢械作坊的水平,要比小鬼子的正规军工厂高。

    哦,这枪是一家私人枪械店仿造设计的…”

    浜田式手枪,就是个私人作坊的产品,这枪的出处都可以追溯到1895年。

    那一年开始,日本东京有了一家浜田枪店,很快就以生产质量上乘的猎枪闻名全日本,后来,店老板的儿子也成了名很有天赋的枪匠。

    这家枪店一直生产优质的运动用枪和狩猎用枪,不过到了1941年,因为鬼子要准备太平洋战争,颁布了严格的战时资源管制政策,市面上原材料稀缺,枪店快要开不下去了。

    为了维持生计,浜田枪店不得不转型为日本军方生产枪械,加上新任老板眼光准,发现了从哪下手才能从大军工厂里抢碗饭吃:当时日本自产的十四式手枪,就是“王八盒子”因为成本过高而难以大量生产,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