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1.挖水渠

    季冬脑海里这才闪出有关这个年轻人的资料。

    这个年轻人叫张进步,是住在知青院隔壁的张林和何婶的小儿子,是个司机,经常跑长途,原主见过他几次,却对他没有什么印象。

    “今天休息,我就出来赚点工分。”张进步扭头回那个问他的人。

    “你不是领工资吗?粮食关系又是在城里,还在队里赚什么工分?”那个酸溜溜地问着。

    “一家人开销太大,城里那么一点工资哪里够?”张进步笑眯眯地答着,丝毫没有因为这个而变脸,“得空出来帮我家婆娘多赚点工分,年底也好有粮食分。”

    那人虽然不信,不过见张进步转头跟季冬说话,那人就不再说了。

    “那个莫寡妇不是正经人,你小小年纪的,可别跟她混一起。”张进步郑重地叮嘱着季冬。

    季冬点头,脸上露出一抹感激的笑容,说:“那肯定的。”

    就算是没有张进步的提醒,对于莫寡妇,他也是会远离的。

    他不是那种人。

    孺子可教。

    见季冬乖巧地听话,张进步点头,扫了季冬一眼,看季冬身上只背了一个军用水壶,肩上只扛了一把铁锹,吃惊地问着:“你没有带饭盒?”

    而后想到他们知青都是集体吃饭的,便叹气,说:“那你等会还得跑回来吃饭,吃完饭之后,又赶过来干活。”

    “我没有想到今天要去挖水渠,要不然我今天早上就做好饭,带过来了。”季冬有些懊恼地回着。

    挖水渠本来就辛苦,一直干活干到中午,还得步行半个多小时回家里吃饭,吃过饭之后,又得急急忙忙地赶过来。

    所以很多人是带饭盒过去的,中午吃过饭之后,休息一会儿,然而又开始干。

    要是季冬半途回去的话,一来自己累,二来,因为劳动的时间变少,所以相对的,虽然干的是辛苦活,但是赚的工分也会相应变少。

    这非常地不合算,所以他们都是带着饭盒出门的。

    “明天记得带上就好了。”张进步安慰地说,“你这是第一次去挖水渠,还没有经验。不过,队里怎么安排你去挖水渠了吗?”

    这都是青壮年干的事情,季冬一个还没有成年的,安排他去挖水渠,那太不应该了。

    “我也不知道。”季冬看了一眼周围那些竖着耳朵听他说话的村民,皱着脸说着。

    原因肯定是不够说出口的,他要是敢说出口,回头就不止小鞋穿那么简单了。

    张进步看着年纪不大,走南闯北那么多年,也见过一些事,再加上自从季冬来了之后,张大英那狂追不舍的模样,又想到刚才张大英憔悴的脸色,自然能猜得出几分。

    这年头,知青下乡,女的长得漂亮不安全,男的长得好看同样也是祸。

    他可是听说了,有些人荤素不忌,男女不忌。

    半个小时之后,他们终于到达了一个坡里,坡的旁边有一条大路,而后有几块面积不大的旱地,而后就是一条小路,小路的旁边,是一条大沟。

    他们这几天的任务就是修理这一条大沟,将大沟两壁的草给整理赶紧,然后再将两壁的泥给用铁锹给铲下来,将水渠壁给拓宽,弄平整,最后再将水渠底部的淤泥给挖出来,将水渠加深。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因为这水渠很大,淤泥很多,他们不能将淤泥直接给用铁锹铲到水沟两壁的上面,只用铲到簸箕那里,然后再挑出去扔到大路和小路了,弄平整路。

    这是一项很大的工程。

    那泥不是那么好挑的,又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