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48章 红娘好难当50

    这也是为什么凯瑟琳今天也非得听玛丽的新故事构思。

    好在马戏团的偷窃案不如《连环杀手》棋局吓人,反而凯瑟琳觉得,这故事比凶杀案要有趣多了。

    “接下来……”玛丽拉长语调。

    自然是路德侦探发现,所有的豪言、所有的犯罪预警,都不过是一场为了卖门票,为了打出名气而营造的噱头罢了。

    玛丽把开头这部分如此细致地讲述出来,初衷同在内瑟菲尔德庄园内讲述爱德蒙·坎伯的案件一样,为的是观测这个时代大家的反应。

    要换二十一世纪,早在玛丽说出马戏团表演门票因此大卖时,听众们就已经能够猜出老板的真实动机是为了买票。

    但在维多利亚时期,如此声势浩荡,用无关紧要的谎言包装一个毫不相干事物的宣传方式,连真正的t巴纳姆也不曾干得如此直接。

    其实按照玛丽从百余年后带来的视角看,她并不觉得马戏团老板,或者说巴纳姆本人做错了什么。

    不真实吗?是的。欺骗了观众吗?是的。不道德吗?是的。

    然而资本主义社会中真正能够左右认知存在的,只有物质金钱的交换这一形式本身,谁逼迫观众们掏钱购买门票了呢,谁告诉他们说出口的话一定就是真的呢。

    就像是玛丽构思的马戏团老板,他真正售卖的不是马戏团表演,不是边缘人士的付出,而是一场全民参与的盛大狂欢。

    十九世纪的人不曾听闻这样的娱乐模式,玛丽却深谙其中道理。

    “接下来,是菲利普·路德看透了一切,老板的计划失败了吗?”伊丽莎白问。

    “事实上不论如何,”玛丽并不在意伊丽莎白着急打断自己,“老板的计划都不能算失败。”

    要是菲利普·路德成功阻止了老板,他的本意不在于偷窃蒙娜丽莎的画像,路德自然也没有任何理由逮捕他;若是侦探没有拆穿老板的奸计,那就是最著名的侦探败于马戏团老板,更是为他的马戏团增添了一份传奇色彩。

    ——不论如何,在警察把菲利普·路德找过来、侦探参与此案时,老板就已经成功了。

    “到底怎么回事呀,”凯瑟琳嘀咕道,“玛丽你不要卖关子!”

    听到凯瑟琳这么好奇,玛丽偏偏不说了。

    这个故事和《连环杀手棋局》不一样,玛丽要是直接把结局说出来,还有什么看头?所以她见凯瑟琳着急,反而放弃了继续解释的心情。

    “反正最终结局一定是侦探拆穿了老板的把戏,”她笼统地说道,“放心好啦。具体的情节安排,我也没想好呢。”

    比如说为了完成这出盛大的狂欢,为表演增添一个精彩的结局,老板总得多少意思意思,策划一个真正的盗窃案,或者让“蒙娜丽莎画像”以其他方式和形式出现在最后一场表演中。

    再比如说,性格强硬的侦探菲利普·路德得知一切不过是戏弄公众的表演后,他又该做如何反应呢?

    最后还有一个重点是,这样的剧情安排显然是不符合当代道德观念的,看看媒体当年是如何辱骂巴纳姆本人的就知道啦。

    玛丽还得给马戏团老板找一个更贴合现实、更容易为人接受的动机。

    所以想好大概构思,真的仅仅是一个开始呀。一开始打算写盗窃案的时候,玛丽还觉得故事会比《连环杀手棋局》简单呢。然而待她具体展开思路、查找好思路后,感觉一点也不比凶杀案容易。

    玛丽长叹一口气“看来又有的改了。”

    见玛丽满脸担忧,简出口温言宽慰道“好文章就是修改出来的,你不要着急,上一次认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