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六十五回 追缴欠银(一):初闻追缴
箫声很是熟悉,却又一时想不起在哪里听过。唐嬷嬷自然知道,这是莫轩的箫声。

    故而当黛玉问道“嬷嬷可听到箫声”唐嬷嬷也不隐瞒道“这是莫家三爷的箫声,好几年没吹了,不想如今又吹上了。”听唐嬷嬷如此说来,黛玉便不再多问,只静静地靠在船榄上,听前方船只上传来的箫声。

    其声伤怀,其声伤感。其声甚至带有一丝悲戚。若以往,黛玉定是不喜的,虽黛玉对音乐可谓是来者不拒,但却也偏爱那些悠扬空灵的曲子,而非这般凄凉孤寂的曲调。可如今却正好和了黛玉,此时的心境。

    一个多月的水上航行,黛玉就这样每晚枕着箫声入梦,有时一曲,有时曲,而黛玉似乎也养成了习惯,每到夜晚总是等待着箫声响起。

    黛玉献银百万的事儿,在皇帝的有心扩散下,闹的是沸沸扬扬,几乎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皇帝在朝会上也是对着朝臣大发雷霆

    在黛玉献银第二日朝会时,皇帝便阴沉这脸向站立在御阶下的朝臣们问道“十二岁的孩子知道为国分忧一介女子懂得国之有难人人有责而你们这些拿着朝廷俸禄的大臣,不仅仅不为国分忧,还打量拖欠国库所为何来朕要尔等何用”

    一场追缴欠款的大戏,便在这样的情况下拉开了序幕。皇帝限定凡事拖欠国库五万两以下者三日内还清;十万两以下者年前还清;二十万两以下者一年内还清;五十万两以下者三年内还清。

    而欠银五十万两以上者,将由户部与刑部,共同派遣官员清查恒产,或拍卖,或充公凡逾期不还者,依法论罪

    先时还有许多官员心存侥幸,甚至去了太上皇荣养的宁寿宫请安,结果才发现皇帝此事处理得极为迅捷稳妥,竟是得到太上皇应允的,太上皇并不接见这些前去请安的官员。

    贾府因着有了贾赦这个可以位列朝堂的工部郎中,故而也在黛玉离京第二日,知晓了黛玉献银,以及国库追缴欠银之事。

    贾老太太得知后自然是阴沉着脸,心中怨愤武郡王府与黄府诓骗黛玉年幼无知当然更多的却是埋怨黛玉亲疏不分,那么大一笔家资,想来即便不是林府的全部,也去了大半,这些原都是要作为嫁妆陪嫁过来的。

    而王夫人则更是恨得咬牙切齿那么多的银子,那么多一百万啊竟然都给了不相干的人

    王夫人想着,这么大一笔银子,给宝玉留下一些,拿出一部分想法子给宫里的元春送去,让元春在宫中四处打点,怕是元春的份位早就升上去了。自己身上的诰命也该改改了,又岂会至今仍旧是个小小的宜人

    编外话一至五品官员授以诰命,六至九品授以敕命,夫人从夫品级。故世有“诰命夫人”之说。诰命夫人有俸禄,没实权。

    而贾老太太和王夫人,想了很多,却竟然谁也没有想起来,贾府还欠着国库近五十万两银子

    贾赦见贾老太太丝毫不提还银之事,不由得再次小心翼翼地出声提醒道“老太太看咱们家所欠的银两,是个怎么样的章程此时还需老太太造作决断才是。”

    贾老太太一听这话儿更是气不打一出来,刀子似的目光便扫向了贾赦,冷声说道“咱们府中与别人可是一样当年若不是老公爷为了接驾,又岂会欠下这些个银两说到底,也是老圣人花费了,如今圣上竟是要问我们追缴不成”

    贾老太太的话,听得贾赦是冷汗直冒,却又不敢再说别的,只好呐呐的问道“那咱们家究竟还是不还呢听说好些个老亲去了宁寿宫,也没见着老圣人。”

    贾老太太皱眉想了想道“这事儿容我想想,再看看别的家是怎么做的。”说完贾老太太便挥手让贾赦退下。贾赦虽是心中千言万语,此时却是不敢当着贾老太太的面儿说出来。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