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606章 能力越强责任越重
    萧三爷细长的眼稍一眯,心说就那个姜春妹和媳妇儿描述的实在不像同个人啊。

    写信找堂舅子求证没有二十天别想,打电话吧,北戴河那边不晓得要转多少人,索性跑了趟邮局拍了个电报,“求春妹身高外貌特征,速回”。

    然而就算是加急电报,一来一去也得要三四天。这不还是接姜春妹来家里做客的日子先到来。

    “春、春妹来了啊快进屋坐。”

    姜心柔听到车轱辘停下来的刹车声,出来迎接。

    一眼看到比想象中高挑又瘦削的陌生姑娘,舌头打了个结。心里不禁狐疑两年长二十公分也就算了,怎么脸型也跟着变了小时候圆润可爱的鹅蛋脸呢

    可这话她只在心里想想。毕竟有七八年没回北戴河了,都说女大十八变,小时候鹅蛋脸圆乎乎的,发育了逐渐瘦下来也有可能。

    姜心柔甩掉心里那抹狐疑,笑着迎外甥女进门。

    “要不是你爹来信说你代你两个姐姐下乡,我还不知道你来宁和县的事呢。咋样在这儿还习惯吗知青站里条件咋样几个人住一间饭怎么吃各自烧各自的,还是一起做一起吃有什么困难只管和姑姑、姑父说啊。”

    “妈,你让春妹先喘口气嘛。”盈芳抱着刚苏醒的闺女出来。

    “对对对,出了一身汗,先洗把脸喝口水,我去给你盛碗绿豆汤,今早上现煮的,搁水井里冰镇着呢。这会儿喝正好。”

    盈芳也说“春妹,天热喝绿豆汤好,凉爽又消暑。过会儿再开个西瓜,是咱们公社的书记媳妇送来的,瓤都起沙了,又大又甜。”

    顶着姜春妹名字的杜迎娣,起先还有些忐忑。

    尽管从姜春妹那儿打听到,姜家和萧姓亲戚起码有七八年没实质性往来了,这才让她萌生了“顶替”的念头,可真的见到本尊,心里还是有几分担心的。万一被认出来了咋整

    好在萧姓亲戚一个比一个热情客气,纷纷拿出好吃的好喝的招待,并没认出她不是真正的姜春妹,杜迎娣七上八下的心渐渐平复。

    甚至还有些洋洋得意,觉得自己真是太聪明了,说服姜春妹互换角色,不仅和心上人分到了同一个知青站,还平白无故多了一门好“亲戚”。

    她借着洗手洗脸上茅厕,闪烁的眼珠子滴溜溜地把向家内外好生打量了一番

    前院,石榴花到了尾声;喇叭花、扁豆花爬满院墙;六边形的古井深幽而清凉;青砖铺就的地面清爽洁净。

    后院,栅栏围起来的菜地整齐而充实,红的辣椒、青的葫芦、紫的藤茄、黄的香瓜精巧的鸡舍建在桂花树下,两只母鸡在阴凉处或啄着草籽、虫子,或昂首挺胸闲庭信步;高大的枣子树、柿子树仿佛保家护院的卫士,青色的叶子随着偶尔吹来的夏风轻轻摇曳。蝉在树干上喳喳鸣叫。

    三间进深很长的正房,也布置得尤为干净舒适。

    东、西两侧睡房,被雅致的碎花门帘挡着,看不清里头的布置。

    堂屋里倒是一目了然墙上的腻子粉光滑白净,地面虽是泥地,但夯得很平整。靠厨房门一张大饭桌、一排青竹椅;靠后门一套八仙桌椅,正对八仙桌的北墙上,张贴着元首的画像;桌子中央一个青色细腻的插花瓶,瓶子里插着一把叫不出名的野花,叶梗鲜绿、花瓣粉嫩;花瓶两侧是一对擦得光洁透亮的油灯。不过现在通了电,油灯的用处远没以前大了;桌子上还随意地摆着几个高脚玻璃托盘,装着瓜子、花生、绿豆糕、云片糕、豆酥糖等零嘴,显然是给家里人防饿垫肚子的。

    杜迎娣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将向家打量了一遍,越发肯定自己的决策是正确的既没让人发现自己不是真的姜春妹,又多

-->>(第1/2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