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章 上书
    中平五年太常刘焉目睹了灵帝期间政治不明,社稷危急,于是上书向汉灵帝建言。

    洛阳南宫,乃汉灵帝朝理政事居所。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故名洛阳。

    洛阳城,北据邙山,南望伊阙,洛水贯其中,东据虎牢关,西控函谷关,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因而有“八关都邑”、“山河拱戴,形势甲于天下”之称。

    洛阳城内主要宫殿为南宫和北宫而已,规模比长安小了很多。

    南宫殿内,太常刘焉对灵帝进言道。

    刘焉,字君郎,江夏郡人,西汉鲁恭王的后裔,东汉章帝元和年间迁封竟陵,为宗族的旁出支脉。

    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为官,因宗室的身份被授职中郎,后来因为为老师司徒祝恬守丧而辞官。

    退而移居阳城山研究学问、招授生徒,被举为贤良方正,后被征召至司徒府,历任过洛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等职,现任太常。

    “陛下,现任的刺史、太守都是行贿买官而来,他们到任后便开始盘剥百姓,而招致各地方众叛亲离”

    “那爱卿以为如何”

    汉灵帝问道。

    “臣以为应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重臣去担任地方州牧,借以镇守安定天下”

    汉灵帝并没一下子应许,只是推托道。

    “爱卿的建言,朕以记下,待与其他大臣商议后在回复爱卿”

    就这样刘焉这次建言就以无果而结束。

    其实刘焉私下本打算欲求交阯牧的职位,以躲避祸乱的,当然前提要汉灵帝应许刘焉。

    而刘焉的这点小心思让接下来的一个人劝说下而改变。

    洛阳,太常府。

    “太常大人,侍中董扶求见”

    一名执事恭敬对着案首中年儒士道。

    跪坐在木榻看书的刘焉诧异一下。

    “茂安吗!请他进来”

    刘焉看了看正在低头行礼的执事说道。

    “诺”

    执事向刘焉行了一礼,随即听从刘焉的命令,慢慢退了出去。

    一阵脚步声,一位七旬老者走了进来,此人便是董扶。

    董扶,字茂安,广汉绵竹人也。

    董扶是汉末有名的儒士,以图谶之学而著名。

    扶年少时游太学,与同乡人任安名声相等,师从同郡名儒杨厚学习图谶之学。

    学业完至便回家讲授,前来求学的学士络绎不绝。

    董扶也是位淡泊名利之人,宰府因董扶的名声,前后十次征召,公车又三次征召于董扶,后来又推董扶为贤良方正、博士、有道,不过都称病不就。

    灵帝时,大将军何进推荐董扶,召拜为侍中,非常器重他。

    “侍中董扶拜见刘君”

    “茂安,无需多礼”

    刘焉随即起身扶起董扶微笑道。

    “茂安此次来访,不知是为何事”

    看了看刘焉,董扶沧桑脸上略显忧虑道。

    “朝纲混乱不堪,王室权利衰微,官吏盘剥百姓,各地匪徒作乱,这是乱世将至啊”

    刘焉听过后,眉头开始紧锁起来,也叹道。

    “大汉当今真是风雨飘摇啊,所以我今日才上书建议陛下改设州牧,选清明重臣集中权利,整饬吏治,平定祸乱,以安百姓”

    董扶面带佩服之情对着刘焉做一即道。

    “刘君心系百姓,扶自叹不如”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