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六百四十五章 街头
都齐活了”

    上大学都早,你都想着给孩子盖婚房了,到底咱们俩谁说的更晚?

    尚进无语半天,冲着许昌盛直乐呵。

    看他还想再说,许昌盛推了他一下:“行了,你就别一个个问了,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让我想想行不行?”

    尚进嘿嘿一笑,不再多说,和他一起在人流里继续走着。

    不但有外乡来做生意的,外县的都有,小小的一个三岔河乡,就这几百米的街道上,熙熙攘攘的看着真不是一般的热闹。

    乡里买东西的都是大包小包,真要看的话,也看不出来都买了多少,但是走到肉摊的时候,就听见肉摊的老板冲着自家儿子骂骂咧咧的:“小兔崽子你快点行不行?这么大了还不会帮个忙,一天卖几头猪都指望你老子,想把老子累死是吧?”

    两个人走到街中间的十字路口的时候,尚进问道:“还往东边走不走了?”

    许昌盛摇摇头:“不走了,人家都是着急买年货的,咱和他们挤个什么劲儿啊!”

    “那就回去!”尚进立刻转了身。

    回到派出所,两人也不着急进办公室,就在进门不远处站着,看着外边吵吵闹闹的人群,尚进一副感慨万千的样子“看见了吧?这就是三岔河乡这几年的变化,人们生活越来越好,越来越敢花钱了。以前光听说带头致富带头致富,没想到一个企业发展起来,真能把一个乡的经济都带动起来!”

    岂止是他没想到,估计乡里所有人都没想到。就算是看到目前的情形,有些人也会觉得,难道一个企业的威力,就真的那么大吗?

    事实摆在眼前,不由得人们不信。

    随便举个例子,一个村里有几户养牛的挣了点钱,还有的是在工地挣了点钱的,这就相当于有了几乎富裕户。有了钱干什么,虽然大部分要存起来,但是兜里有钱心里不慌,花起钱来不由自主的就不像以前那么扣扣索索了。

    亲戚家有红白喜事了,搁以前家里能给个十块二十块就不错了,可现在给个三十二十的,自己都觉得拿不出手,怎么也得给个五十一百吧?

    以前亲戚家盖房子,家里去凑个三百二百的,现在有钱了,给个五百一千的,又能怎么着?

    在三岔河乡这里,农村盖房子的话,关系比较近的亲戚一般都会多出点钱支持一下。这个钱主家会记清楚的,以后你家里有什么事,立刻就还回来了,而且根据情况,保证只会多不会少——以前一家一户想盖新房,确实比较困难了点,都是大家互相帮衬着过来的。

    就算红白喜事也都记着账,以后主家会逐渐还出来的。

    再有就是兜里有钱了,以前自己家不舍得吃鸡蛋,现在舍得吃了,自己家的不够吃,还舍得花钱买点给孩子老人补补身体了。

    这些钱从他们手里出来,再流通出去,自然就带动的其他人也跟着有钱了。

    以前是越穷越不舍得花钱,现在是越有钱越舍得花,特别是家里有牛的人家,也不怕明年就没了,那就更舍得花。

    要不说钱是水呢,流动起来才看出来效果。

    许昌盛家里条件好,也有做生意的,虽然不是学经济的,但是对于这方面知识的了解,比尚进这个土包子强得多,虽然没说话,但是心里想的就多了。

    尚进看他不接话,就接着说了起来:“现在乡里形势一片大好,这个局面维持下去的话,要不了多久,派出所的那辆破吉普就可以淘汰了。”

    现在派出所除了破的开不动的摩托车,还有两辆车,一辆是那辆历史悠久的吉普车,另一辆就是燕飞当初赞助的面包车——有个什么事的话,一辆面包车不够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