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92.电
 现在既然已经发现了格格的不对劲,起因还是胤?自己,当然要赶快的把它处理好,至少先要让格格心里安定下来。

    想通了的胤?,提起毛笔,蘸了蘸墨,开始认认真真的给阿茹娜格格写信,“···格格,请放心,···”。

    查看两遍,觉得没有什么会刺激到格格的言语,胤?就叫过来一直和倭黑大人处的不错的李德全小公公,让他快速的跑一趟瓜尔佳府,把信亲手交到大格格手里。然后他慢慢踱着八字步,逛到了小弟弟们进学的无逸斋。

    胤?心里还记挂着,这几天有点儿情绪不大对,一见到他就躲着走的四阿哥胤?。这不,逼着他只能去无逸斋课堂上抓人。

    康熙二十年夏以后的一整年,他都只能躺在床上养伤,连下床行走都不被允许,当然没法去无逸斋进学。

    胤?就恳请康熙皇帝,把那四个伴读以及四个哈哈珠子,和大阿哥三阿哥一样,都送到了外面的学院进学,直接解散了大清储君在无逸斋的小课堂。

    康熙二十二年,伤势逐渐好转以后,他一个人上课,更觉自由自在一些,可以更好的分配自己的时间,也就没让伴读们和哈哈珠子们回来。

    因为他这场伤势,对他几乎是捧在手心里,要星星不给月亮的宠爱他的康熙皇帝,虽然觉得此事不大合规矩,但还是无可无不可的点了头。儿子自己喜欢开心最重要。

    倒是在年初的时候,到了正式进学的年纪的四阿哥和五阿哥,因为舍不得离开他们的太子二哥,小哥俩都拒绝去宫外的学院,耍赖撒娇的跟着胤?进了无逸斋。

    傅山先生和其他的皇家小阿哥相处久了,也很喜欢他们的乖巧伶俐,就时不时的来到无逸斋逛逛。还别说,真让他发现了一个很好的书法苗子,那就是我们的四阿哥,胤?。

    “太子二哥。”四阿哥眼见太子二哥都到课堂上抓他了,自觉事儿闹大了,很是无措的瞄了一眼表情平和的太子殿下,糯糯的小声的喊了一句,就垂下了小脑袋。

    四阿哥还是低着头,一声不吭。双眼盯着自己的脚尖,一只手不自觉的捏着衣襟下摆揉搓。

    那几个月,连他自己都没有把握能熬过来,一直救治他的两位山门中人,其实也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坚持着给他做治疗。朝堂上官员们因此产生的那些小心思,真的挺正常的。

    于是胤?就干脆把六阿哥,七阿哥,八阿哥这小哥仨,还有二皇伯家的,五皇叔家的适龄娃娃们,都一起给塞进了无逸斋。

    就跟后世的幼儿园大小班一样,小家伙们一起跟着石溪道人学习书画,或者李光地老师,张英老师开蒙学识字,和梅文鼎老师学习算学。当然,还有定期来教授书法,最得四阿哥和五阿哥喜欢的傅山先生的帮忙。

    几年前,傅山先生以老迈为由,拒绝了做太子殿下的老师,又因为顾炎武先生的劝说,来到了京城参与新版本《大清律》的修订。

    历经几番波折磨难的《大清律》,在“秋审”前夕如期修订完成后,他也只是,和顾炎武先生的三个嫡传弟子一样,以一介布衣的身份,在几个新办的学院里面教学《道德经》和书法。

    博学多才,赫赫有名的傅山先生当然受到了京城学子的热烈欢迎。他最为擅长精通的草书,以及对道家老子先生的思想文化的阐述研究,更是深受广大学子们推崇喜爱。

    因此才对太子殿下另眼相看,打消自己一直以来不进满清宫门的坚持。

    园子里以花木景观为主,建筑多为普通老百姓家的卷棚瓦顶式样,也没有涂上任何彩绘,全部保持它们大方朴实的原色。

    四阿哥发出几不可闻的一声,“恩。”



-->>(第2/6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