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9.火器29
圣人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后世道家学派所说的是“天人合一。”

    到了春秋时期,儒家圣人孔子的《易传》中讲到的:“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阳;立地之道,曰柔刚;立人之道,曰仁义。”孟子的《孟子离娄上》也讲到的:“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其身矣。是故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分别从“仁道”和“诚道”来阐述天,地,人三者的关系。

    发展到宋朝和前朝时期,因为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人们征服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有了大量的人口,和更多的大型建筑。程朱学派在继承儒家思想的同时,又吸收了墨家的“兼爱”,主张“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万物同源,一气流通,不得间隔。提倡人们爱护和保护大自然。

    大自然生生不息,是“道”,也是“仁”。把道德范畴的“仁民”扩大到“爱物”,不求人类独存于世,而是与天地万物共生。四书五经里面都有教育,叮嘱人们要保护树木,即使是砍伐也要注意季节,和补栽幼苗。打渔的时候,看到网兜里有小鱼,要给放生。打猎的时候,遇到幼崽,也尽量不要猎杀。

    “儿臣心里已经有了一些想法,关于宣传环境保护,爱护自然这一方面。回去后和皇阿玛具体说说。皇阿玛您先听听合适不。若是可行,儿臣再写个具体的章程出来。”小太子刚刚在嘟嘟那里翻了翻相关资料,觉得回到乾清宫后,可以把适合现在的大清国使用的一些方法整理出来,给皇阿玛做个参考。

    在父子二人的说话间,蒸汽机的演示就基本结束了。康熙皇帝表示出很高的赞赏,激动的喊了三声“好!”对这些匠人们大加赏赐。尤其是对着黄履庄,很是欣慰。通过这些日子的观察考察,康熙皇帝已经可以确认,黄履庄这个天才,虽然是个汉人,但是确实是个可以放心重用的汉人。

    随后小太子又领着还沉浸在刚刚的蒸汽机演示带来的震撼中的康熙皇帝,继续参观了一些零件的生产情况,着重提醒了康熙皇帝目前炼铁工艺的不稳定。如果要生产合格的蒸汽机,先必须要有各种合格的零配件。

    随后又到生产手表的那个小角落看了看。认真的听匠人们的讲解,听到他们说已经基本掌握了手表中最重要最关键的那部分,也就是机芯的研制,估计再过十来天,就可以收到手表的样品,康熙皇帝又是大为感佩。

    想象着未来的大清,每个人的手上至少戴着一块手表,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精确到所谓的分,秒,可以给每个人在一天内节约多少时间?而人们用这些时间,又可以多做多少事情?尤其是在战场上,将给将士们带来怎样的便利?

    无法想象啊。

    又琢磨到《冬装》那本书中,那么多的手表款式,太皇太后都要全部收藏,其他人估计也有这想法,就为手表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心动不已。也就更头疼,这手表的生意到底应该让哪几家进来参一份子。

    以前小太子捣鼓那些精油啊肥皂啊之类的,都是日常消耗品,也不是必须的,虽然是赚来了巨大的利益。却都不会像今天他所看到的这两样,尤其蒸汽机,给他带来无法描述的震撼,心怀激荡,久久无法平复。

    看着面前站着的这些,准备恭送他离开的,面容忠厚甚至是有点痴傻的匠人们,康熙皇帝不知道说什么,他不知道要怎样的奖赏,才能表达出这些匠人们的功绩。

    蒸汽机,这么一个堪比造纸印刷,指南针的发明创造,将会给大清国带来怎样的变化?康熙皇帝目前还想象不出来。但是他知道,有了小太子的新的大清国的历史上,将永远的记住这些人的名字,就好像记住,鲁班,蔡伦这些大师的名字一样。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