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2.火器22
   东边那一带不仅有粮仓,而且靠近通惠河,南来北往的船只都要经过那里,漕运码头一片繁忙,所以这片儿慢慢的聚集了巨商大贾和殷实之家,是很富有的一个区域。

    北边因为交通不便,还挨着晒粪场和果林等等,居住的多为贵族家里的仆从们或者外地来的的无业流民。

    而这里说的南城就是崇文门和宣武门两个城门外的区域。崇文门是收税的地方,人来车往,热闹非凡。宣武门是菜市口,南方各省要进京的人都要经过这儿再进内城。又因着这里临近花乡-黄土岗,金鱼池,整个南城人口特别密集,大小院子尤其大杂院的房屋质量岑差不齐,且大多年老失修。

    当然还有一个是地势的原因,北面高,背山。南面低洼,环水。一年四季中除了夏季,吹得都是北风。风沙大,贵人们当然不愿意住这儿。

    虽然南城居住的多为市井草民,但对于整个京城来说却也是非常的重要。康熙皇帝就想着若能一劳永逸的解决南城的住房问题,那也是功劳一件。否则下次再来一场暴雨暴雪啥的,还是要遭灾。

    本来康熙皇帝既然决定了,那就直接吩咐户部,工部开始做预算准备开工就好了,可是八旗王爷们不满意了,皇上您有钱怎么不先把内城修修啊?您身为咱们满人的皇帝,怎么能不把心偏到我们八旗子弟这儿那?

    “太子殿下,重建内城和外城是大事,需要从长计议。微臣的意思是先从内城开始,把需要维修的,推倒重建的,都做好了,再商议外城的重建事宜。”本来打算这次议事不开口的佟国维,被小太子的口气之大惊吓了一下。

    内外城同时进行?这样要花多少银子?就算银子有了,人力物力也不够啊。太子殿下到底还是太过年幼,有点想当然了。

    佟家目前还是中立派,对于赫舍里家和纳兰明珠这两派的争斗睁一眼闭一眼,一向是本着不偏不倚不参合的原则。反正当今皇上是他们佟家的外甥,又正当青壮之年,等再过三四十年,皇上年龄大了,再考虑站那边也不迟。

    噶布喇大人一直是遵循他的父亲索尼的教诲,跟着康熙皇帝的脚步走。这次议事当然也是全力支持皇上。他前段日子一直在养病,最近刚刚康复,平时也难得见小太子几面。今儿看到小太子精神头挺好,身子骨虽然瘦了些,却没有丝毫怯懦之感,皇上还是和以前一样的宠信太子,心里就满心满眼的欢喜高兴。

    听到皇上考问小太子,噶布喇大人有点紧张,听到小太子大大方方的对答如流,就替小太子高兴。这一紧张一高兴的,他也就没仔细的听小太子具体说了什么。但是看到佟国维那个家伙居然说太子年幼不知事,当下就站不住了,出列奏到:“皇上,微臣觉得太子殿下言之有理。”

    康熙皇帝对着噶布喇大人点点头,让他退回去。他不想和这位见到小太子这个外孙就没了平时的稳重样儿的老岳父说话。

    再瞧了一眼刚刚激烈反对他的瓜尔佳倭黑,现在一副无奈丧气的模样,低着头站那儿装柱子。就有点儿幸灾乐祸了,叫你刚才带头反对朕?听听你未来女婿说的,内城和北城,和南城都一块儿维修重建。

    “行了,都别争论了。重建南城,此事朕意已决。户部和工部都回去商议写个具体的章程递给朕。至于内城,还有太子刚刚提到的北城,各位臣工也都回去先写个折子,以后再议。”康熙皇帝一锤定音,结束了这次议事,“太子,留下。”

    本来还想待会儿和小太子边走边说说话,亲热亲热的噶布喇大人,恋恋不舍的和其余的大人们一起退出了乾清宫。热热闹闹的大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康熙带着小太子慢慢走着,来到了御书房。

    父子落座,康熙皇帝首先开口,“胤礽,听说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