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52章 融资(四)
    方案正式确定之后, 沈懿行开始联系医院。试验会在医院进行, 受试者们需要住院, 因此整个试验都是由医院的一期临床试验科进行的, 药厂一般不会过多干预。嘉懿公司给了某家医院五百二十万元用于一期,医院按流程启动了志愿者的招募。

    沈懿行本来以为他不需要管什么, 然而没过两天他便发现——不是那么回事。

    有天他在上网的时候打开了q-q, 在“找群”里随手搜了一下“试药”,便瞧见了很多千人的q-q群, 他申请了十个, 其中两个批准了他。里面成员十分热情, 互相分享试药经验, 还有几个一看就是中介或叫“药头”的人,每天都会发布很多各医院的招募信息。而后,沈懿行惊讶地发现,群里仅仅几百个新药受试者,竟为他展现了一出人间百态。

    为了保证数据准确, 同时也为了保护受试者,一般公司规定, 四周内参加过其他临床试验的人不得申请, 可是……居然有很多人竟然拿着□□蒙混过关, 还有的人, 钻临床试验不是全国联网的漏洞,全国各地各个省市来回试药。他们经常试药,害怕不被选中, 眼睛里面只有五六千块钱的补贴,看不见试药的风险,甚至对“圈内”流行的“试药三个月后便没有影响了”的说法深信不疑。这些人当中不少背负着欠债,有人是做生意赔得精光,有人是炒股票血本无归,还有人“玩红包”输了太多。也有些人本身患病,急于赚钱是为了治疗其他病,他们会在兜里揣重物称重,或者换队尿样,想尽办法“瞒天过海”。总之,有一部分人,不在乎自己的身体,也不在乎别人的。

    于是,沈懿行向医院坚持,他要亲自面试志愿者候选。医院的人觉得沈懿行挺麻烦,但也没有硬是不让他面。

    面试志愿者的时候,沈懿行的脑袋转得飞快,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而那些“走投无路”的人玩儿脑筋急转弯明显比不过沈懿行,之前说谎的人通常在几个问题后就会自相矛盾,沈懿行将那些人全部淘汰了。

    最后,沈懿行挑了60个话里找不出漏洞的人参与进1a——他认为,他们不大可能瞒得过他,讲的应该就是实话。同时,他的心底有些郁结,他也说不出是因为什么,但那些受试者的经历的的确确让他感到郁结了。

    接着,在让志愿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将药监局批文、药品检验合格证、试验方案、志愿者记录表、知情同意书等材料提交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又准备了病房、表格、检测设备之后,医院便开始了1a为期一个月的正式实验。

    沈懿行又在q-q群里看见了“吐药”的方法——什么将药藏在舌底,等医生走了再吐掉……觉得十分头大,不断地与医院沟通,自己都觉得自己有一些麻烦。

    ……

    不过,到了这个阶段,药厂除了与医院保持交流外,也没什么太多能做的了。紧张、焦急是另外一回事,单轮工作量,确实是小了。

    沈懿行总算有时间去约会了。

    正式交往之后,符晓和沈懿行保留了之前“每逢事业上有重大进展,两个人便约会一天”的很奇特的习惯,似乎在两个人的心里,“奖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是事情会变得更好的一种吉祥的征兆。之前因为沈懿行忙,他们并没出去庆祝“嘉懿新一轮的融资成功”,等到一期临床正式开始,沈懿行终于是抽出了一天陪符晓。

    “懿行,”符晓有些期待,眼睛闪闪发光,“去哪?”

    “去放风筝行么?”沈懿行笑着道,“现在是三月初,很适合放风筝。”

    “哇靠!!!”符晓惊道,“像咱们这年龄的人,约会都去泡吧、蹦迪什么的啊,你呢,全是画油画、登山、划船、放风筝……你画风咋这么奇怪?

-->>(第1/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