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74章 这个大王了不得啊
  “那就暂时不可动。”赵曙非常清楚,大宋别看冗官,可基层做事的人手却不够。

    人手不够怎么办?上面又不拨款,咱们怎么办?

    好办,直接让百姓来干,就算是服役。

    没钱了找百姓,没人干活了找百姓……

    百姓就像是野草,被收割了一茬又一茬,可大宋的官吏却越来越多。

    这就很奇葩了,一方面朝野大喊冗官,一方面基层却缺了做事的人手。

    这算是两个极端吧。

    “陛下,为何不能动?”赵顼有些不满。

    韩琦担心他们父子之间闹腾,就说道:“此等事要徐徐图之,若是骤然取消,这天下就要大乱了。”

    少了做事的人,大宋不乱才见鬼。

    可赵顼却不同意这个看法,“韩相,当年文峰村的灾民何在?”

    “文峰村?”韩琦一怔,沈安嘴角含笑,出班说道:“当年文峰村遭灾,百姓在汴梁乞讨,先帝仁慈,就让那些灾民去当地服役,每日饱食,还有些报酬。臣记得那些服役的灾民还在当地做事吧。当地百姓因此少了服役,都欢呼雀跃呢。”

    叮!

    沈安在挖坑!

    君臣都同时给自己敲响了警钟。

    可沈安却偃旗息鼓了。

    赵顼接管了战场。

    “陛下,您还记得那个常二吗?”

    赵曙想了一下,“记得,当时文峰村就他一家没来汴梁。”。

    但他更记得儿子把常二的女儿带进了宫中,让他和高滔滔两人揣测了许久,担心儿子会不会是看上了那个常大娘。

    为此高滔滔央求赵曙派出了皇城司的好手去查探,后来得知并无男女之情后,这才放心。

    “陛下好记性。”要经常赞美自家老爹,这样你会少受许多苦。这是沈安的教导,赵顼觉得不错,“常二一家如今在村里算是不错,其他村民也还行,为何?因为他们的家人都有在当地服役的。大宋的劳役不给钱,可那些人却是例外。当时先帝特许的。”

    韩琦突然一个激灵,“臣想起来了,当年大王建言以工代赈,让祥符县安排这些灾民做事,每月给钱粮……难道他们如今还在做事吗?”

    沈安含笑点头,赵顼说道:“一直在。”

    这是个大坑啊!

    韩琦明白了,他苦笑道:“大王当年的安排,如今竟然开花结果了吗?”

    当年的事儿没人放在心上,大伙儿都想着不过是一个地方罢了,安置些灾民也不算事。

    可事情过了几年,赵顼突然旧事重提,这便是把当年挖的坑给埋了,埋下的会是谁?

    赵曙也很想知道。

    “陛下,那些灾民实则就是招募去做事,这几年祥符县从未有过反对,可见此事稳妥。”

    赵曙觉得这个儿子要放大招了,不禁微微眯眼。

    赵顼昂首道:“陛下,大宋下面的衙门差人,差多少人?臣以为很好查清,查清楚之后,臣请全数免除役使,改为招募……”

    卧槽!

    这是什么?

    韩琦吸吸鼻子,身后的曾公亮熟练的把手放在他的腰间,低声道:“你若是敢伸脚,老夫让你今晚趴着睡。”

    可韩琦此刻心中震惊,下意识的就往身后踩了一脚。

    嗷……

    曾公亮没想到他真敢踩,就忍痛拧了他一把。

    可韩琦却没有反应。

    这是新政啊!

    这是对祖宗规矩的改变,彻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