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217章 因祸得福的苏轼(为白银大盟‘奣临天下’加更,2)
然后诚恳的道:“以往某也以为苏御史整日玩笑,耽误了公事,可今日某才知道,他竟然这般刻苦,哎!某此后当效仿苏御史,不说头悬梁,锥刺股,好歹也要弄些动静出来。”

    唐介点头,“好。如此我御史台上下一心,明年就好好的大干一场。苏轼……”

    “下官在。”这一刻苏轼连行礼都是洒脱的。

    唐介心中暗赞,说道:“老夫往日对你也颇有些误会,此刻却悔了,正好官家令御史台派人去问话,此次你去。”

    哦……

    众人不禁发出一阵艳羡的叹息。

    这是年底汇报啊!

    一般这种事儿都是御史中丞去,可唐介却让苏轼去,就是委婉的告诉赵曙:官家,苏轼这人还不错,您给看看吧。

    这便是得了登天的机缘。

    苏轼带着一堆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一路进宫,等见到赵曙时,洒脱的行礼,让赵曙也暗自点头。

    一般人在初次陛见时,多半会手足无措,紧张不已。

    可苏轼却很是洒脱大气,这个就很难得了。

    赵曙想起苏轼的诗词文章,不禁微微点头,却不知道苏轼就是个傻大胆,极端乐观主义者,按照沈安的说法,这厮就算是被丢在琼州,他也能自得其乐。

    而且宫中的两位……曹太后和高皇后都对苏轼赞赏有加,特别是高滔滔,拿着苏轼的诗词文章就能看许久。

    “御史台今年如何?”

    赵曙当然知道唐介派苏轼来的意思,于是难得的笑了笑。

    “官家,御史台今年……不大好。”苏轼一开口就让边上的陈忠珩差点跪了。

    别人来陛见汇报自家衙门的事儿时,都是说好不说坏,你倒好,一开口就是不大好。

    若是被御史台的人知道了,怕是会把你给生吞活剥了。

    赵曙却心中大赞,觉得这样的臣子心中无私,方可重用。

    苏轼不知道自己误打误撞的得了赵曙的青眼,继续说道:“今年御史台弹劾的人少了,而且有些无序……”

    “你说说。”赵曙真的有兴趣了。

    苏轼继续傻大胆加大嘴巴,“就说上次弹劾韩相,那分明就是捕风捉影之事,可御史们还是蜂拥而上,想的是什么?臣以为都是想着若是能扳倒了韩相,那便是青史留名的功绩……臣以为,这等好名的心思不可取,当压制。”

    好!

    御史台求名这没错,但分寸必须要掌握好。可这些御史哪里会理会这个?他们可是连帝王都能弹劾的人,一旦帝王被他们抓住了把柄,那弹章保证能让赵曙气疯。

    所以苏轼今日这么一个大嘴巴,让赵曙的心中极为熨帖,看着苏轼就难免多了许多美化。

    果然是好臣子啊!

    苏轼突然想起了沈安以前说过的话,大意是要和同僚们搞好关系,不能成为众矢之的。

    某刚才说了些什么呀?

    苏轼想到自己刚才说的话,不禁脊背汗湿,然后正色道:“陛下,求名之心人皆有之,臣也有,臣和那些同僚一样,只不过在求名之时,尽量多想些朝政,多顾及些大局。”

    这话极为大气,赵曙点头,含笑道:“御史台今年还算是不错。”

    御史台今年没给他添堵,所以自然是不错。

    于是苏轼的危机又莫名其妙的过去了。

    “你好生去做。”赵曙看着他,见他神色依旧从容,不禁赞道:“若是有暇,可多做些诗词文章来。”

    “是。”

    苏轼告退,出了大殿就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