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265 大驾西巡
的沈大将军之后,第一反应便多是难以置信,只觉得沈大将军的真实形象与他们想象中实在是完全相悖。

    在他们看来,能够驾驭这么多的王师强人、震慑众多晋胡豪强、开创行台浩大气象的如此尊贵的大人物,即便不是年高老迈的权奸巨滑,也该是强壮跋扈、睥睨苍生的豪武之选。

    可是他们所见的这位沈大将军,与其威名、功业相比,则实在是太年轻了。当然也不是说他们接受不了年少位尊的权贵,那一类的情况多数都是门荫,可是据说这位沈大将军并非出于名门,能够行至今日全凭自身奋斗得来,如此便难免让人惊叹。

    而在诧异惊叹之后,他们又不免转为兴奋喜悦起来,虽然只是远远观望几眼,但沈大将军那英武俊美的形象却令他们记忆深刻。

    人总是一种视觉动物,肉眼看来的美态便下意识觉得其人品德必然也是高贵仁厚,反之一个相貌丑陋凶恶的人,每每会令人敬而远之,印象不佳,只能通过更深入的接触才能明白,原来这个人也是一个品性纯良敦厚的好人。

    这也谈不上浅薄与否,毕竟就连孔子都有以貌取人的时候,圣人尚且如此,何况寻常人。

    在场多数人也并没有与沈大将军深作接触的机会,眼见其人俊美姿态远异于旧年所见那些满脸凶戾的豪强霸主,一个个便都笑逐颜开:“大将军固是仁美表率,更难得麾下王师忠勇兴盛,大概苍天悲悯三秦父老旧年血泪苦痛,降此贤人兴创仁治……”

    灞桥西向未久,长安城便已经依稀在望。启泰四年王师收复长安,当时一片残破城邑,虎狼狐鼠窜行其中,早已无复旧年盛态。可是如今又过去了两年的时间,长安城的营建也已经极具规模。

    如今君王居江表,行台在中州,长安城这个故汉西都便不好定位。在恢复建制、进行规划的时候,考虑到关中在整个天下大势中的重要地位,沈哲子亲作指示将长安城在制度上比拟江东的京府,规模上则比照建康,将之作为关中乃至于整个陕西的绝对中心进行营造。

    如今的长安新城一如洛阳择地重建,至于旧城则稍作修缮,作为雍州刺史府并新组建的关西大军的大本营所在。

    长安城的整体规划倒是宏大,但目前天下还远远称不上是安定,加上中州的洛阳还在继续营造着,目下的行台在供养大军之余,也很难同时展开众多大建项目,所以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长安城仅仅只是修建了一部分内城区域。

    但就算如此,新进落成的城池也已经是整个关中最大的城池,宏大格局已经端倪可见。

    行入长安城后,沈哲子便入住城内京兆官署,一路舟车劳顿,也并没有即刻便召见宴请一众入拜的属官并乡贤们,先是小作休养,仅仅只是接见了桓宣、江虨并李充等数人,大概了解一下三辅如今的经营状况。

    桓宣主管关中军事,特别是军府和整个关西军的创建,虽然过往也要定期向行台奏报进展情况,但诸多细节总也比不上面禀来的翔实。所以入府之后,他便向大将军详细介绍了此一类的情况。

    “目下关内诸郡悉平,弘武萧将军更是远行陕北,威慑上郡……至于军府督建,如今也已经大成规模,凡关内诸郡县之内,并设军府三十余,军户带甲之士将近九万之众,虽不可称以雄军精锐,但镇戍关陇、安境守土已足……”

    沈哲子认真倾听着桓宣的汇报,不时询问一些细节,对于关西军的营建也是非常的重视。

    行台壮大至今,军事上的创建也是几经转折。像最开始北进涂中、营建梁郡的时候,沈哲子麾下班底主要还是来自江东,吴中几郡的乡人子弟,还有就是早年攻杀王舒时所得的江州兵户,包括原本历阳的流民兵。

   

-->>(第3/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