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906 不背黑锅
问的,但问无妨。”郑鹏和颜悦色地说。

    看到郑鹏出乎意料好说话,廖升乔的胆量大了不少,有些紧张地问道“敢问一句,吏部侍郎李林甫,可是为郑将军做事”

    “做事不算,算是合作吧”郑鹏很坦然地说“因为一个赌约,李侍郎现在所收的地,都是为我收的。”

    廖升乔对郑鹏行了一个礼,一脸正色地说“郑将军修路补桥,这是在行大善,是好事,可将军行善,也要依法行事,若不然,好事变坏事,积善变失德,那可就不美了。

    毕竟是读书人,说话说得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

    郑鹏假装有些不解地说“好事变坏事这事不能乱说,怎么能变坏事呢,廖教习,就不要抹弯抹角了。”

    廖升乔刚想解释,一旁的胡跃民嫌他罗嗦,抢行接过话头“将军,小老是里正,最清楚这件事的来胧去脉,就让小老说吧。”

    读书人就是读书人,磨磨蹭蹭的,半天也没进入主题,弄得胡跃民都有点急了,干脆抢过话头。

    自己这一群人,可以说都是闲人,就是在这里唠叨一天也没事,而郑鹏有多种身份,事情很多,保不准什么时候就没空了,得抓紧时间。

    “胡里正不必拘礼,有什么就说什么,把话说开,有误会就说清误会,有矛盾就化解矛盾。”郑鹏面带微笑地说。

    郑鹏的笑容有一种莫名的感染力,刚才内心慌得一匹的胡跃民顿时轻松多了,给郑鹏行了一个礼,然后就开始说这次在征地中遭受到的不公。

    跟刚才郑鹏听到的差不多,李林甫用远低于市价的价钱收购,要不就是用坏地换好田,为了达到目的,勾结官府、收买市井儿各种威逼利诱,什么手段都用上,要是让他找到一个由头,更是把人往死里逼,让人不耻的是,为了达到目的,手都伸到县学里,有二名学子的家里不配合李林甫收地地,吩咐当地教谕找个由头把二名学生驱逐出县学,引起不少教习和先生的不满。

    被驱逐的学生,其中有一名是廖升乔的得意弟子,这也是廖升乔跟着众人一起找地方讲理的原因。

    别看胡里正年纪大了,发须俱白,但是中气十足,一连说了二刻多钟,历数李林甫的种种恶行,中间还不带休息。

    说到最后,胡里正声泪俱下地说“郑将军,为善是好,但也要注意影响,莫要美事变坏事,将军职高俸厚、家财万万,那点田地对将军来说九牛一毛,但对很多世代在田里刨食的百姓来说,那是命根,请将军发发善心,放过我们这些可怜的小老百姓。”

    “请将军发发善心。”很多人一边说,一边跪了下去。

    古代阶阶森严,老百姓信奉“生不入官门,死不进地狱”的金科玉律,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到官府闹事,然而被迫得无奈,只能硬着头发往前冲,即使面对“逼害”自己的人,也只能哀求,而不敢质问,更不敢动粗。

    要知道,郑鹏不仅是大官,还是有爵位的大官。

    “诸位请起,快快请起。”郑鹏一边说,一边从马上跳下来,亲自扶起跪在前面的百姓。

    把人都扶起来,郑鹏也不上马了,让代安拿过一张下马凳,站在下马凳上,大声地说“父老父亲们,胡里正和廖教习的话我都听了,在这里解释一下,当中肯定有误会。”

    有误会

    一听到郑鹏的话,在场的一下子静了下来,不少人眼中都有了希冀的光芒不管怎么说,郑将军的态度很好,没有下令驱赶围住的百姓,还耐下心倾听父老乡亲的声音,刚才还亲自扶起下跪的百姓,从这些表现来看,一向好口碑的郑将军肯定没有那么狠心绝情。

    等众人再次静下来后,郑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