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553 励学诗
肯定过硬,蔡嘉自然乐于效劳。

    说话间,蔡嘉已经站起来,走到台上,一看那些字,心中已有几分高兴:先不说诗的质量如何,郑鹏的字写得龙飞凤舞、铁划银钩,见是看字都是一种享受。

    放眼一看那诗,蔡嘉先是楞了一下,接着脸上现出欢喜的神色,很快,脸色又变得严肃认真起来。

    “蔡祭酒,郑将军写了什么诗,快快唱读出来吧。”下面有人大声叫起来。

    明显是一个急性子,就等着看结果了。

    这人一开口,下面的人纷纷附和,就是那些博士、助教也表示想快点听到郑鹏的大作。

    蔡嘉过神,干咳二声,示意众下静下来,然后开始说:“诸位,请听郑将军的新作。”

    “第一句是:富家不用买良田。”

    蔡嘉一开口,在场人的脸色各异:王进业、李问平、孙耀州等人露出如释重负的神色,好像变得幸灾乐祸起来。

    还以为多了不起呢,富家不用买良田,这是什么道理?

    良田是根本,富家不用买良田,难道让穷家买?穷家买了良田就有钱财供孩子读?

    什么逻辑?

    王进业差点都笑出来,郑鹏还号称第一才子呢,只是试一下,就这样不堪?

    下面不少学生感到失望,看着郑鹏的目光都变了:开头就起得不好,后面怎挽救?看诗的架构,不会想写不登大雅之堂的打油诗吧?

    虽说打油诗也是诗,但在国子监作这种诗,传出话让人笑话。

    就当众人议论纷纷之时,故意停下来的蔡嘉念出了第二句:“中自有千钟粟。”

    咦,这第二句,好像有点水平啊,第一句平白无奇,可第二种却有种画龙点睛的感觉,两句诗加起来,有一种一加一大于二的感觉。

    蔡嘉把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嘴边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一切在他的意料之中,故意把前两句分开来唱读,就是要制造出一种落差,加深人们的印象。

    有点“皮”的唱读了前二名,后面的蔡嘉也不卖关子了,继续大声唱读:

    “安居不用架高楼,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莫恨无良媒,中自有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人随,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当最后一句唱读完时,现场一片静默。

    这首诗看起来有点简单,可仔细一品味,觉得里面包括引人深省的哲理,用“买良田”对“千钟粟”、用“架高楼”对“黄金屋”、用“无人随”对“多如簇”,诗中透着鲜明的对比,从而折身出读的重要性。

    细想一下,这首诗可以看成读能改变命运,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精神财富,沉浸于在海中会给人满足的精神感受,就像孔子在齐王举行盛大的宗庙祭祀上,痛快淋漓地聆听了三天韶乐和武乐的演奏,终日弹琴演唱,如痴如醉,常常忘形地手舞足蹈。一连三个月,睡梦中也反复吟唱;吃饭时也在揣摩韶乐的音韵,以至于连他一贯喜欢的红烧肉的味道也品尝不出来了。

    这就三月不知肉味的来由。

    整首诗,没有儿女情长,也没有英雄气概,有的只是对比式劝学,或者说励学,通过对比,让人看出读的乐趣、或好处。

    蔡嘉看看还是一脸淡定的郑鹏,眼里满是赞赏的神色:这个郑将军,真是太厉害了,在这么短的时候内写出这么好、这么发人深省的诗,真是厉害,特别是在这种场合作出这种限制题材的好诗,更是难得。

    郑鹏很淡定,而王进业、李问平和孙耀州等人面如灰色,一个个垂头丧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