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30 当官也是体力活
坊,很多勤奋的学子早早起床学习,右边是平康坊,那些交了渡夜资的客人,会不会趁着天还没亮,挑灯再来春风一渡?

    越靠近皇城,人越多,上朝的官员,有的坐轿,有的坐马车,郑鹏惊讶地发现,还有不少官员骑着脚踏车就来上朝,显得非常潮流。

    上朝的官员四面八方赶来,最后聚集在朱雀门前,郑鹏看到,人虽然多,但杂而不乱,很多熟悉的官员,见面只是默默行拱手礼,偶尔有聊天的,也会下意识压低声音。

    一些起得晚的官员,蹲在皇城的城墙上大口吃食,生怕朝会时饿着。

    郑鹏在人群中看到王文举和张九龄,都是相互拱拱手示意。

    不知不觉,朱雀门前聚集的官员越来越多,所有人都在耐心地等待着,等着开门的一刻。

    宫中有严格的门禁制度,除非拿到皇帝的亲笔手令,要不然没到时辰绝不开门。

    终于,宫城的角楼敲响了开门的信号,郑鹏就是站得很远也清楚听到城门开闸的声音,然后在一阵“轧轧”声中,关闭的朱雀大门缓缓打开。

    当城门完全大开时,郑鹏看到城门门洞的两边各站着一队禁卫,每隔一人就提着一盏明亮宫灯,一个个站得笔直,手握剑柄,威风凛凛地站着。

    “诸位臣工,请有秩序进门,不得喧哗,手里拿好各自的腰牌,方便检阅。”负责守卫的头领大声说道。

    皇城是保护皇宫的一道重要门户,安全是重中之重,为了皇宫的安全,安全工作一丝也不能马虎。

    进了皇城,很快有礼部的官员些协助排列,还有御史台的官员前来巡逻。

    皇宫是天子居所,朝会是神圣的仪式,不能随意走动、喧华,不能衣冠不整,不能举止不雅,要是哪个臣子朝服穿得不整齐、鱼袋佩戴的位置不对、站错队或偷吃东西等,让御史抓到可要记录在案,有错的要被罚俸,严重的甚至要被罢官。

    折腾了好一会,然后在百官之首、宰相宋璟带领下,由皇城进入宫城,走过御桥,最后由官职高低依次进入朝会的中心,含元殿。

    含元殿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为了百官朝见的方便,于是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每遇朝会,群臣即由此两道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为龙尾道。

    这时职位的高低就可以看出来了,职位高的,可能进入殿中面圣,而职位低的,则是站在龙尾道和含元殿前的广场前,看不到皇帝的面,听不到皇帝的话,只能根据经验,前面行礼就跟着行礼,然后就是静静地站着。

    郑鹏只是五品武散官,没资格进殿朝贺,只能在殿外的龙尾道上傻傻地站着。

    长安是大唐的政治中心,大官满地走,勋贵多如狗,勉强到进宫朝贺的资格,只能排在较尾的位置,郑鹏估计,要不是自己还有爵位,说不定连龙尾道都没资格站,只能老老实实地站在广场上。

    郑鹏有些无聊,除了跟队对着含元殿的方式行了几次大礼,又跟着朝朝贺的舞,至于殿中皇帝说些什么,哪位大臣又得到赏赐还真不知道。

    大多时间都是傻傻地站着。

    看着四丈多殿基,看着高高耸立的含元殿,再看看龙尾道、广墙和四周的宫墙,郑鹏心里震憾之余,也有对官场的无奈。

    很明显,大唐的官场就像一场升级游戏,能进皇城是一个级别,从皇城进皇城是更高一个级别,然后是站在含元殿前广场的、站在龙尾道上和进入含元殿的,都是不同的级别,即是进入含元殿,排列的前后也大有讲究。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