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385 女大不中留
军队的最高指挥者,张孝嵩收到的孝敬更是吓人,价值以百万计。

    千里为官,为名也为财,这些是正常的孝敬,张孝嵩自然不会客气。

    仅仅是半年的收入,比张孝嵩前面所有的收入加起来还要多。

    “不用”张孝嵩一脸肯定地说:“军中有不少陛下的眼线,还有不良人,陛下想知道,就是隐瞒也没用,还不如光明正大的进行,至于惹眼,想吃就不要害怕吃相难看,某做的一切,其实是效仿萧何。”

    “高,郎君,这招真高。”张三一脸恭维地说。

    刘邦和项羽争压天下时,刘邦在前线拼命,把后方交给萧何打理,眼看刘邦节节胜利之际,后方不断传来弹劾萧何的奏折,说他强占民田、店铺等,没想到刘邦每次只是笑笑,并没减少对萧何的信任。

    后来有朋友问萧何为什么不爱惜羽毛,萧何很睿地说,自己这样做是为了让刘邦可以安心在前线打仗,不怕“后院起火。”

    张孝嵩要是在西域经营得太好,肯定招人非议,这招一来能减轻朝廷的猜忌,二来能给自己捞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可以说一举二得。

    “少拍马屁,马上办吧。”张孝嵩有些骄傲地说。

    解了拨汗那之危,攻进大食境内,连破百城、深入千里,这功绩堪比封狼居胥,张孝嵩觉得,这已是自己的人生颠峰,百年以后,这等功绩也会万世传诵。

    至于站错队的葛逻禄,算它倒霉。、

    就在张孝嵩对葛逻禄不屑时,长安皇宫的御书房内,李隆基正对着一份奏折暗暗皱眉。

    “宋爱卿,这个月第几份弹劾张孝嵩的奏折?”

    宋璟恭恭敬敬地说:“回陛下的话,这个月已经有五份了。”

    李隆基把奏折一放,整个人往龙椅一靠,一边轻按着眉心,一边问道:“爱卿对此事怎么看?“

    “陛下,臣以为应见好就收。”

    “哦,说说你的看法。”

    宋璟一脸正色地说:“我军劳师远征,靠的是一股锐气,这股锐会随着战事的持继和战线的扩长慢慢消减,等大食缓过气,对我军不是一个好消息,再说人员和补给也是困难,准备不够充分,现在吃不下大食,弄不好就是灭顶之灾,现在取得极大的战果,大食也多次上书认罪称臣,不如见好就收。”

    顿了一下,宋璟补充道:“还有一点,这次出动的,是西域的中坚力量,陛下,不要忘了还有一个吐蕃,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不要便宜了坐山观虎斗的吐蕃。”

    李隆基点点头说:“连城一役后,吐蕃余孽逃回吐蕃,一直没有行动,连骚扰边境也没有,颇让意外,应是想大唐跟大食拼个你死我活,它在后面捡便宜,好吧,宋爱卿。”

    “臣在”

    “大食使者不是在长安求见吗,你明天去见见他,敲打一下,朕让张孝嵩准备一下,随时班师回朝。”

    “遵旨“

    等宋璟走后,李隆基自言自语地说:“天佑大唐,没想到救一个拨汗那,竟然打入大食境内,连破百余城,让大唐铁骑雄风再次威震河中,真是给朕一个意外的惊喜。”

    “多亏郑鹏那小子”一旁的高力士接上话:“连城一战,以极小的代价的把吐蕃和大食的精锐几乎伤亡殆尽,一举奠定胜局。”

    提起郑鹏,李隆基眼前一亮,开口问道:“郑爱卿回老家受封,光宗耀祖,什么时候回京?”

    李隆基把《精忠报国》这首歌排练得差不多,正想听听郑鹏的意见,顺便看看郑鹏有什么新的作品。

    西征将士凯旋回归之日,让教坊的乐伎齐齐演奏这首全亲的军歌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