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二十章 远离战争的悠闲(三)

    《号角报》从远东运到本土,历时数月,这时效性自然谈不上了,且价格也是昂贵得不行,足以让一般人望而却步。不过黎鹏身家丰厚,又是业内人士,还关心世界大事,自然不会嫌这些带有重要信息的海外报刊贵。事实上不光《号角报》,家里其他各类远东、欧洲出版物也一大堆,给了他很多不一样的视角——正所谓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也。

    《号角报》上关于远东战局的消息一直是报道重点。黎鹏从最早的一份看起,一份份看,一份份研究,花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最终大概知晓了其脉络。简而言之,目前清顺大战已经进入中盘后半段,顺国三路伐清,前后动员了超过二十万军队,分别从四川、湖北、江南三个方向大战。清国也动员了各地超过二十五万人应战,还坐拥地利优势,因此最终使得顺国三路大军的两路无果而终,只一路获得了点小战果。

    西路军方面,大顺四川幕府拣选精锐,在川北持续发起猛攻,夺占了大量清军堡垒、关隘,并一度看到攻入汉中的希望。无奈清军也不是善茬,死命防守,并在陕西大肆招募新兵组建绿营,驰援汉中。陕北刀客的骁勇给大顺左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人明明是旧军,但刀法出众,作战意志顽强,配合少量新军的火炮,竟然数次击败刘忠贵的兵马,让他感慨不已。当然他并不知道,陕北刀客的威名古代就有,后世一样有,那以简陋装备打得北洋军人头滚滚的陕北民军就是明证,也难怪焕章兄喜欢去那里招兵。

    好在四川终究富饶,财力相对雄厚,刘忠贵又是个狠人,不惜民力,最终在连番攻势之下,不但将清军在川北的据点全部扫除,连带着把进军汉中的许多隘口都拔下了。如今该部因为伤亡巨大正在整修,相信等整修完毕后,就要开始谋夺汉中了。而刘忠贵所部的攻势,也打乱了清廷的部署。他们不得不从吐鲁番一带抽调新军精锐,辅以陕甘绿营,打算在汉中一带与左营决一死战,力保西北的安全。

    中路军本是大顺的主力,实力雄厚,兵力众多,装备也是顶好的。无奈对面地形复杂,水网密布,几十年对峙下来,双方都修建了数量惊人的堡垒要塞,真真是让人寸步难进。而且清廷编练的河南新军始终未曾轻动,一直部署在信阳一样,随时驰援前线。几番打仗打下来,双方谁也没捞着好处。顺军前、中、后三营十万人马,最终只拆毁了十几个清军堡垒,最终止步于汉水流域的泥泞水坑之中。

    唯一打得出彩的大概就是江南战场了。此战以大顺中营、右营(袁氏所领)为主干,辅以大量地方部队,对清军在江南诸府发起了凶猛的攻势,最终在九华山、太平县取得两次大捷,歼灭清军三四万人。随后,两路人马总计八万余人,利用大顺在水师上的优势,水陆夹攻,打得清军极为被动,多个战场被割裂,各部孤立无援,被顺军一一击破。

    目前,顺军已经占领了池州、徽州两府的大部,并利用水师威胁江北的安庆,让当地清军投鼠忌器,一日三惊。总体而言,顺军在这个战场的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之前清军把大连兵力耗在了杭州大营,实属不智,让顺军占了先手。不过江南未来的形势如何,还要再看。清军在江南的兵力不少,顺军的战斗力也没高到天际去,之前也是靠长时间苦战后取得突破的,能不能顺江而下打到南京去,还要再看,虽然他们的经济可能已经要支持不住了——农业国用工业国的战争方式打仗,就是这么蛋疼。

    “三路北伐,打得惊天动地啊。但顺国人口不及清国三分之一,国土面积也小,内部政治上也不是很统一。如今之所以稍稍占据了点上风,不过是改革红利罢了,即他们的动员组织能力、经济造血能力、交通运输能力和军事现代化领先了一步。可清国也在持续改革,未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呢。”黎鹏放下报纸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