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一百章 帝国主义做派


    年二十年,等国家恢复一点元气再去打,

    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他自己都不能确定十年、二十年后自己是否还活着,等个毛!

    再者,无论是侯赛因帕夏,还是赫拉伯里艾哈迈德,双方都是军人出身,都在战场上建立过功勋。前者退役后再鲁米利地区工作,先后担任过多个地方主官,后来入住中央,担任大维齐,门生故旧遍布全国。赫拉伯里至今仍在军中服役,不过却是在安纳托利亚高原清剿地方叛乱分子,手头只掌握了数千兵马,没有机会到西线立功。不过话又说回来了,你真的确定到西线和奥地利人打仗时建立功勋的机会么?艾芬迪不让你去匈牙利、去塞尔维亚,这特么的是对你的保护啊!奥斯曼帝国的军法是残酷的,一旦惨败,军事主官不是下狱就是处死,其他人也会受牵连。别看这会趁着奥地利精锐西调很多人抢着去匈牙利打仗立功,可一旦等人家调集援兵杀回来,有的是这些人哭的时候。

    总而言之,赫拉伯里这会窝在安纳托利亚高原并不是什么坏事。科普鲁卢家族在帝国根深蒂固,这些年虽然面临着苏丹的猜忌,家道有些败落,但到底仍是一等一的豪门,潜势力不可小觑。此刻只要他们下定决心,动用家族压箱底的资源,再抓住一个好时机,并非没有一举翻盘的机会。

    只是,这个时机该怎么把握呢?

    按照赫拉伯里的说法,他在格鲁吉亚那边有一些关系,可以想办法策动一些叛乱。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出了什么事,只要手脚做得干净,是不怕被人查出什么来的。

    叛乱爆发后,伊斯坦布尔肯定会调派军队前往高加索一带镇压,届时有很多手段操作这支军队哗变。而在首都,他们也有同样的内应废话,支持了这么多次军事改革,要是军队里没人那才是笑话可以鼓噪欠饷已久的士兵、生活困难的市民起来反对政府。尤其是艾芬迪的党羽们,平日里百般炫耀自己的财富,行事飞扬跋扈,丝毫不顾后果,大部分人早就对他们不满了。此时只要一点火星,就能把这堆柴给熊熊燃烧起来。

    赫拉伯里保证,他们家族可以同时在全国多个城市造成这种局面,并串联当地驻军首脑,大家联合起来一起向艾芬迪和苏丹陛下逼宫。艾芬迪必须要死,苏丹陛下必须要废黜,至于之后怎么办,赫拉伯里没有明说,但盛德鸿可以猜得出来,无非是控制一个比较听话的新苏丹,科普鲁卢家族实质上控制朝政罢了。

    说实话,盛德鸿对他们的计划还是比较感兴趣的,即便这是**裸的帝国主义做派,盖因其好处实在是太巨大了!想想看,以前奥斯曼人对于和东岸的合作多有几分保留,有时甚至是直接拒绝。可一旦赫拉伯里之流通过兵变上台,控制了大局,那么他肯定离不开东岸的支持与帮助,那么各种深入合作协议的签订也就成了必然了,华夏东岸共和国可以在其中攫取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至于说投入么,嘿,其实没多少。左不过动用隐藏的资源,让一些军官和文官暗中帮助科普鲁卢家族,助他们成事罢了。另外,外交资源也会被动用,比如在局势关键的时候表态支持赫拉伯里,比如让奥斯曼的几个附庸国表态站队(这很难,但值得一试)等等,足以造成一种声势,进而影响许多人的选择。

    总之,这场由科普鲁卢家族策划的阴谋,东岸人不需要投入太多资源,但却可以期望成功后的巨大利益收获。这种风险与收益的比例,已经足以让盛德鸿决定放手一搏了。要知道,他可是国家情报总局出身的人,骨子里就天然亲近这些鬼蜮伎俩。

    很快,盛德鸿就做出了决定,让下面人与赫拉伯里艾哈迈德进行接触,商讨需要东岸方配合的事宜。一个原则就是,尽量不要直接站到台前,让土耳其人自己去忙活,却争斗,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