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四章 观察员
活困难的下属军官或士兵,而且平时也非常和善,只在王公贵族面前才会摆起他公爵的架子。因此,这样一种品质,使得他带的军队产生了一种很矛盾的特性:平时吊儿郎当,军纪松弛,但在关键的硬仗、苦仗之中,他们总能战斗到最后一刻,不能不说非常神奇。

    旺多姆公爵领导的8万法军面对欧根亲王统帅的11万联军,如果一方能够重创甚至全歼对手,那么基本上就可以决定南尼德兰、联合省南部和法国东北部绝大部分地区的归属了。只可惜这种规模的会战,双方首先做的都是自己不犯错,然后再期待别人犯错,因此打得十分保守、异常谨慎。

    自从荷兰人于5月下旬的某个拂晓突出动,攻击驻防在当地的法军以来,双方一直打得很艰难。因为路易十四此番并没有给旺多姆公爵下达什么难以完成的任务,因此他就一直以守为主,以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为主进攻一方永远比防守一方要付出更大的代价,更何况这次法军是和平接收南尼德兰,当地的物资和工事都非常完整,准备时间也更为充裕。

    截止6月下旬,反法联军方面付出了一万多人伤亡的代价,除了在斯海尔德河两岸获得了几个不是那么稳固的据点外,几乎什么也没有得到,战局可以说非常焦灼。

    6月23日,欧根亲王亲自策划组织了一次大规模的攻势。马尔巴勒公爵丘吉尔在南线率军佯攻,吸引了法军的注意,而他自己则亲率主力精锐,在海军舰只的配合下,强攻法军在南尼德兰的重要据点安特卫普此地一下,商业重镇泽兰省的威胁将大大降低。

    激烈的战斗进行了两天多,欧根亲王几乎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但关键时刻,旺多姆公爵亲自指挥数千名法国骑兵展开突袭,准确地打在荷兰民兵与奥军的结合部。彪悍的法国骑兵准确地撕开了缺口,没有经历过如此残酷战斗的荷兰民兵溃不成军,被一连冲垮了好几个团,直到欧根亲王急调预备队上来堵住缺口。但这个时候,正面战场的法军也从一开始被动退却的状态中缓了过来,卡蒂纳元帅指挥法军开始反冲击,并取得了一定的战果。

    战斗进行至此,反法联盟的战役目的可以说完全破产,伤亡巨大不说,各类物资也消耗了大半,不得不进行休整了。旺多姆公爵率领的法军也是如此,前往伤亡两万余人,南尼德兰的各类物资被榨取一空,当地百姓怨声载道,必须好好整顿一下了。

    几个国家的观察员就这样白天观察战况,晚上聊天扯淡,撰写报告,日子过得还是蛮潇洒的。杨成栋中校在欧洲待过很多年,熟悉各地事务,对不少国家的军队内情也非常了解,因此看出了很多东西。

    “这是一场武器水平一般,但战略战术水平比较高的会战。”这是杨成栋中校总结出来的结论,东岸军事观察团的其他成员对此也持认同的意见。认识到了这一点,未来就会避免过于轻视敌军的错误,对于第四混成团进入西班牙执行作战任务如果有的话也很有帮助,万一在那里遇到了法军呢?万一法军的指挥官就是旺多姆公爵呢?

    欧根亲王返回自己的总部贝亨奥普佐姆后,开始策划下一次战役。这个时候,他也询问了一下前来军营内观察这场战役的几个友好国家的使者及军官,其中就包括来自葡萄牙维亚纳堡基地的东岸军官。

    军事观察员这个概念,其实还是东岸人率先引入欧洲的。当然这不是说欧洲人以前没有这个,事实上欧洲各个邦国开战,经常有来自其他国家的贵族过来观战,但东岸人确实是最先把观察员这个角色系统化、专业化的。之前观摩俄、波大战,后来法荷战争,现在又来到了奥地利人的军营(当然是通过荷兰人的关系了),说实话还是比较热衷的。

    带队的陆军第四混成团团长杨成栋,东岸著名军事家、陆军大学校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