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零一章 黄金与铁路
黄金的价值了,因此开始催促各地加大金矿产量,为将来进行币值改革做准备。其实我就想问一句了,这早干嘛去了?”

    吕征是吕方的儿子,而吕方又是陆军大佬杨亮的妹夫,因此真要说起来这吕征也算是一个建国者三代呢,身份虽然不比那些根正苗红的主,但比南一民这种自是强多了。因此,吕征他敢骂本土的官老爷们,敢指责他们的失误,但南一民对此还是比较谨慎的,一直在旁边呵呵笑着,不发表自己的意见。

    当然从他内心来说,其实是有些赞成吕征的意见的。财政部和国家贵金属管理总局那帮傻货,本来搜罗到的黄金数量就不是很多,在财政困难的年代他们还用来偿还外债、兴建基础设施。当年财政部的文件里就经常用“动用黄金储备若干万元”的字样,说的就是预算不够用了,临时动用黄金储备来开销。但问题在于事后这部分用掉的黄金没有得到重新补充,因此这么多年来东岸政府的黄金储备一直寥寥无几,令人非常尴尬。

    好了,现在老爷们看到银子越来越不值钱,觉得金银复本位制度还是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不如金本位更能保值增值。不过要搞金本位币制改革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首先需要东岸政府有充足的黄金储备:多了不敢说,为了不让经济出大问题,市面上至少要有个价值几千万元的金币在流通吧?这就是几十吨的黄金储备了!

    也就是说,以东岸共和国如今一年大概五吨左右的黄金产量(包括贸易得来的黄金),需要攒个十年以上的时间才能储备足够。而且这还是只考虑了黄金毛利率的情况,如果把所有成本都算上的话,那么可能需要十三四年也说不定呢。

    所以,若不想按部就班地慢慢积攒的话天知道能不能攒得下来,万一哪天钱不够用了,指不定又动用储备黄金了那么多开一些金矿,更快地凑完发行货币所需的储备黄金,说起来才是正事。因此,东岸黄金公司开始授意远东的招远金矿、呼玛金矿,立刻开始扩大生产,争取早日提高产量。为此,他们帮着疏通关系,从本土采购了一大批新式蒸汽机采矿设备,用船运到登莱,以供当地金矿生产。

    这样的待遇,应该说不低了,因为远东地区很多煤矿都没有足够的蒸汽机设备用来抽水、洗煤、运输呢。所以,吕征也分外感受到了压力,故这才有了他此番邀请南某人来招远金矿参观考察的事情。

    南一民这会和吕征在金矿内走了一圈,眼看时间差不多了,南一民也不想再拖下去了,因此直接挑明了说道:“吕经理,我这也明人不说暗话了,你之前提到的修一条铁路支线到招远金矿的事情,说实话不太现实啊。真的,不是兄弟我不帮忙,实在是困难多多。盖因从离此最近的莱阳火车站往这边,也有大概七十余公里的路程,这要花费一百余万元的筑路资金,说实话我们公司拿不出来,也不是我这么一个小小的胶烟铁路管委会主任能够做主的,这需要公司总部开会讨论才能决定。”

    南一民这话说得也是实在。七十多公里的里程、一百多万元资金,杀了他也凑不出来,因此这条支线铁路是注定不可能完成的。即便招远金矿财大气粗,但它每年的黄金产量都是有数的,除部分分配给登莱开拓队政府的外,其余部分都要起运回东岸本土,因此也不可能挪用这部分黄金来修铁路,那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这条支线铁路就注定只能是妄想了?”吕征有些郁闷地问道。

    南一民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胶烟铁路正式商业运营也两三年时间了,至今没攒下什么家底,给股东的分红也是少得可怜。从投资角度而言,收回这条铁路的成本大概需要好几十年时间,并不算是什么好投资。”

    “但从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言,胶烟铁路减少了黄海和渤海之间的物流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