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二十八章 外交新局面(一)
被镇压,这件事情早该过去了。我们当然知道沙皇极端厌恶因为我们的插手可能让俄罗斯的贵族受到了一定程度的伤害,但反过来说,俄国人也查封了我们在阿尔汉格尔斯克、莫斯科的商站,没收了很多货物,小星星造船厂、阿尔汉格尔斯克枪炮修理厂的资产也被冻结,技术人员被强迫入籍俄罗斯,说起来我们的损失也不小。如今双方如果能够捐弃前嫌,和好如初的话,也是非常不错的。”

    “是啊,俄罗斯还是一个不错的市场,这是国内很多人看重的。”蔡振国赞同地说道:“俄罗斯人最近这些年大量出口木材、粮食、毛皮、蜂蜜、石蜡等商品到英格兰及联合省,也算是积累了不少的金钱了,虽然他们的开销也很大,但至少是有稳定的挣钱能力的。英国人、荷兰人出口到俄罗斯的都是些什么商品?无非是呢绒、武器、军资、金属器具以及诸如香料、蔗糖之类的奢侈品罢了!这些东西,难道我们国家就不能生产吗?不,我们能生产,而且成本也不比人家高,质量上面隐隐还更加出色,那么这个生意为什么不能由我们自己来做呢?荷兰人和英国佬,已经赚了太久这种钱了,情况是时候该做出改变了!”

    “李晴特使对此也是持支持态度的吗?”康有道又问道。

    “当然是支持的了。”蔡振国肯定地说道:“特使阁下指示我,密切保持与俄罗斯人的接触,随时汇报进度。如果必要的话,他会从西班牙过来,在伦敦与俄罗斯人的代表谈,前提是他们的诚意很足。”

    康有道闻言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他明白,所谓的诚意足,无外乎是发还被查封的东岸商馆和货物(这个似乎有些困难),给予东岸技术人员以人身自由(虽然都已被强迫入籍俄罗斯了),并保证东岸在俄罗斯的投资安全。

    当然了,鉴于这两年东岸与俄罗斯在远东阿穆尔河流域发生了一系列的武装冲突,未来如果两国间展开正式的外交会晤,这同样是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不过,无论是李晴还是蔡振国,都乐观地预计,两国在这方面还是可以取得一个利益平衡点的,原因就是东岸对阿穆尔河上游一带的土地不是很感兴趣,那里通古斯土人虽然不少,物产也算丰富,但离东岸的核心统治区实在太远了,形势也太过复杂,没必要去趟浑水;另外一方面,俄罗斯帝国目前来看,其首要的扩张地区仍然是黑海北岸的乌克兰,那里土地肥沃,人口众多,同时还有良好的港湾,虽然冬天也会封冻,但通航的时间比阿尔汉格尔斯克、圣尼古拉斯长多了,价值非常大。

    这么看起来,东岸与俄罗斯在远东重新划界,达成和平协议,其实也是很容易的事情。只要两国的领导人有决心,那么一切都不是问题,届时俄罗斯人可以专心南下、西进,东岸人可以解除侧翼的威胁,将目光转移到南方的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双方可谓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哦,对了,这次你去温道港上任(东岸大使馆位于该国最大的港口温道,即后世文茨皮尔斯,而非其首都米陶城,即后世叶尔加瓦),其实政治方面没什么好多关注的,李晴特使的意思,是要狠抓一番商业事务,这是重点。”蔡振国一边说,一边从抽屉里整理出了一叠文件,交到康有道手上,说道:“施耐德大使在去年冬天突发疾病去世后,温道大使馆和里加商馆的事务都是由铁公馆这边代管,我这里有许多文件,现在都移交给你,全是关于当地的商业信息,当然也有一些政治和军事情报,你抽个时间研读一下,尽快进入状态,那边的事务拖不得。”

    话说自从奥兰治亲王上台导致联合省与东岸关系破裂后,东岸商品在波罗的海的销售就一落千丈,瑞典、丹麦、波兰等地价值四百多万元的市场几乎全线丢失,勃兰登堡-普鲁士市场的销量也逐月下跌,目前只能靠一些前汉萨同盟商人帮衬一些,但他们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