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百二十三章 阿尔巴津(一)
 因此,这次东岸人西征阿尔巴津城堡一带,对俄罗斯、东岸双方来说都是一场没底的战斗,届时就看谁发挥得出色了。不过在刘建国看来,拥有内河浅水炮艇和72吨级小火轮转运物资和人员的己方,基本已经利于不败之地了。

    之所以这么说,还不是因为阿尔巴津城堡就位于江边上,可谓是背靠大山、面朝河水,易守难攻。当然这种易守难攻对于有水上优势的东岸人来说不奏效,因为黑龙江此时就是他们的坦途,是敌人无法破坏的后勤线,只要黑龙江还在,那么东岸人的后勤就永远都是充足的,这一优势非常巨大。

    “最后一批火药和炮弹也到了!等了这么久了,再等下去也没意思了,亦恐动摇了军心,还是尽早出发吧。”看完了县城外的大片麦田和菜田,刘建国心神为之一震,自言自语道:“俄罗斯人那边,想是去年就做好准备了吧?结果让他们白白多等了一年,嘿嘿,真是不好意思呢”

    从近郊的农业村庄视察完毕后,刘建国就回到了结雅县城内,然后第一时间发号施令,点了总计四千人马只留了少许镇守结雅县城,带走了囤积在结雅县的大部分物资,走陆路直朝阿尔巴津城堡杀去,而这个时候已经是1674年6月15日了。

    6月30日,在大队人马离开后的第十五天,由四艘内河浅水炮艇领衔的运输船队,也悄然离开了海兰泡,满载比之前陆军随身携带的要多得多物资,朝黑龙江上游一带驶去。它们的航速极快,只花了几天时间,就抵达了俄罗斯人的阿尔巴津城堡外围。

    俄罗斯人当然没有海防重炮,因此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嚣张的东岸炮艇在河面上开来开去,时不时地还凑近阿穆尔河北岸,用一侧的数门中小口径火炮朝岸上进行轰击,还真打死打伤了十几个倒霉的俄军士兵,让敌人的士气为之一挫。

    担任关键的阿尔巴津城堡守备官的阿历克谢托尔布津对此气氛异常,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拿那些东岸人的战舰这种小炮艇,对俄罗斯人来说已经是不得了的大船了没办法,因此只能嘱咐手下们不要去管他,安心固守,斯捷潘诺夫带着两千名哥萨克步骑在外游荡着呢,随时可以给东岸人致命一击。

    7月8日,就在俄罗斯人对江面上的东岸炮艇已经习以为常之时,近四千名东岸步骑也在刘建国的率领下,从陆路艰难跋涉到了阿尔巴津城堡外围。很幸运地,一路上他们没遇到任何俄罗斯军队的阻碍,除了一些身份可疑的通古斯部落民们远远窥探并被骑兵驱逐外,传说中的哥萨克精骑一概不见踪影,让被从南方紧急调来,辅佐刘建国进行指挥的陆军上尉库尔汉失望不已。

    东岸大军抵达的时候是当天午后时分,结果大伙未及休整,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事修建的工作中去。他们修建工事的地点位于阿尔巴津的码头附近,大批已在船上装载多时的木桩、铁丝网、鹿砦、拒马被卸了下来,然后拉了一个粗粗的营地出来,以便大军能够在夜间进行宿营。

    俄罗斯人当然不可能坐视东岸军队如此大摇大摆地修工事,因此托尔布津派了一股骑兵从要塞内冲了出来,对正处于修建中、略微有些混乱的东岸营地进行冲击,试图延缓乃至打断东岸人的行动,结果在炮艇凶猛的火力掩护下不得不退去,而且退却时还遭到东岸骑兵的一同追击,颇是死伤了数十人。

    白天的行动失败后,当天夜间俄罗斯人又组织了一次突袭,结果又一次被严阵以待的东岸军队击退,丢了数十具尸体。在这次夜袭战争中,有两支民兵队伍表现较差,惊慌失措、大声喧哗,阵脚有些混乱,刘建国知晓后也很是头疼,却也没什么太好的办法,只能将这两支队伍调到码头内线,严厉整顿的同时,让他们负责看守物资、镇守大本营,免得部署在外时丢人现眼。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