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百零四章 产能扩张期(四)
的国家进口粮食时都需要特别申请允许白银外流的年代,任何抱着我有价廉物美的商品就一定能卖出去的想法都是可笑的、不现实的,终究会被现实打得粉碎。

    在这个手工业占据工业主流形态的年代,几乎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传统的行会,行会把持了从原材料到终端市场的销售,这个行业内的每一分利润都早已经分配完毕:贵族、商人、教士、官员、行会领袖、手工业者等等,每人都有自己的份额,每人也都对自己的份额看得很紧。而你强势切入这个市场,其实争抢的不过是这些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已,这时候他们要再不反击那不是死人么?

    更何况现在又不是自由贸易的时代,而是重商主义思想流行的17世纪,他们有的是办法来和你抗衡。当你所谓的价廉物美的商品甚至都没摆上货架的机会的时候,你除了偷偷摸摸冒着大风险走私以外还能怎么办?

    而换句话说,这个时候如果你有一个强力的政治上的靠山,同时也有一些地方上的贵族支持,再有拥有丰富销售渠道的商人帮衬,那么做生意就不会那么艰难了。当年东岸人在波尔多就是这么做的,政治上靠的是图卢兹男爵以及其在巴黎的亲戚,地方上靠的是洛里斯家族在教会和地方上的双重影响力,生意上靠的是帕斯奎尔这个在阿基坦地区经营了上百年的商业家族,这才击败了既得利益者之一、犹太商人路德维格,霸占了法兰西中南部部分省区的棉布市场。

    而由于图卢兹男爵的影响力有限,以及既得利益者势力太过庞大,东岸人的影响力也就只能局限在这些省区了,想要再进一步却千难万难,除非你花个几十年时间在法兰西重点经营,不然现在的规模也就到顶了,再多就罩不住了。

    说难听点,这些实权人物才是决定东岸商品在法国市场前景的裁判官,而他们也在其中攫取了巨额的销售利润。当初要不是东岸人隐瞒了自己实际的生产成本,也许他们在每匹棉布上挣的钱还不如这些法国买办们多呢,世事往往就是这么令人无奈。东岸也不是不能撇开这些人另找门路,但这一需要时间、二需要机缘,你头上顶着个黄皮肤异教徒国家的帽子,说实话不花个几十年时间经营是成不了事的。

    与傲慢的法兰西相比,东岸人在奥斯曼帝国的经营就要好多了。借着当年出售战舰(冒着得罪基督国家的风险)和大量陆军武器的东风,再加上莫三又舍得大把砸钱,东岸人先后在奥斯曼搭上了好几股势力,且级别还都相当不低。

    比如以政坛不倒翁纳苏赫帕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他的支持者是叙利亚帕夏、埃及帕夏和海军帕夏;比如因出售战争物资而结识的加尼沙里军团首脑卡拉·穆拉德、贝克塔什;另外还和西帕希军团、鲁米利地区的地方官员(购买女奴结识)们相见甚欢,总而言之在政治上的靠山还是很硬的。

    与傲慢的法兰西相比,东岸人在奥斯曼帝国的经营就要好多了。借着当年出售战舰(冒着得罪基督国家的风险)和大量陆军武器的东风,再加上莫三又舍得大把砸钱,东岸人先后在奥斯曼搭上了好几股势力,且级别还都相当不低。

    比如以政坛不倒翁纳苏赫帕夏为代表的地方势力——他的支持者是叙利亚帕夏、埃及帕夏和海军帕夏;比如因出售战争物资而结识的加尼沙里军团首脑卡拉·穆拉德、贝克塔什;另外还和西帕希军团、鲁米利地区的地方官员(购买女奴结识)们相见甚欢,总而言之在政治上的靠山还是很硬的。

    政治上如此,商业上也大差不离。来自亚美尼亚的霍尔尼西安家族,从苏莱曼大帝时期就一力经营与、威尼斯的生意,百余年下来积累了丰厚的家底以及极为丰富的人脉关系,在安纳托利亚和鲁米利地区都很能吃得开。由他们代理东岸的商品,那绝对是无往而不利的,而这也是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