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二十七章 民生(二)
——所有设备都非常轻便,以便主人能运到工厂动力车间去租用蒸汽动力——能够加工包括滑轮、螺栓在内的十余种配件;唔,隔壁老头加工的铁钉、鱼钩等小物件价格低廉,质量也还凑合,不如去买点;路口的那个意大利石匠和自家合作多年了,他做的压舱石用过的人都说好,这次也要继续照顾他的生意了;还有个明国来的箍桶匠,做的桶真是一绝;不过小型船用抽水泵就麻烦了一些,得去城里买了……

    而就在安继业等人开始采买配件时,赞帕里尼、朱诚东二人已走到了工业区的路口,这里有一个驻在警休息的木屋,木屋外墙上则贴着一张告示。朱诚东凑过去一看,却是罗洽县政府签发的告示,内容大致是工业区(其实是棚户区)的房屋简陋、设计不合理,防火功能极差,需尽快改建成砖瓦结构的建筑;此外,这里令人触目惊心的卫生状况也让人看不下去,亟需进行整顿,不然恐诱发瘟疫云云。总而言之,这里的住户、作坊需缴纳一笔改造费用,此外县、镇两级政府也将拿出一笔资金——或许还会行使徭役征发权征集一批劳动力——一起用于棚户区的改造,即修建完善的下水设施、污水处理设施,同时逐步将老旧且易发生火灾的木质房屋改造成砖瓦房屋。此项工程预计将分三年逐步完成,以尽量不影响各家作坊日常经营为要。

    这还不算,朱诚东等人还发现路口正有一批刚果劳务工在平整路面,看样子这里是要修路。在上前与监工攀谈了几句后,朱诚东二人很快弄明白了原委,原来这是一个西岭地区行署撤销前——执委会已正式撤销西岭、首都两个地区,并将东方、罗洽、青岛三县划拨给政务院进行直辖——批下来的项目,只不过因缺乏劳动力而拖延至今罢了。现在好不容易匀出来了数百名刚果劳务工,罗洽县政府便忙不迭地将其调来修建轻轨——一条连接工业区和码头、火车站的轻轨。

    其实想想也能理解,随着罗洽港海洋产业规模的与日俱增,这个自发形成的工业区其重要性也越来越大,大到了罗洽县政府的官老爷们再也无法忽视的地步。因此,在劳动力极为紧张的情况下,县、镇两级政府仍然咬牙对工业区的环境进行改造,同时还打算敷设一条长度约四五公里的轻轨线路直通此地。这自然会占用大量的劳动力,可在决心已下的罗洽县政府面前,这一切都不是不能克服的。只要轻轨线路一通,罗洽街车公司的客运/货运轨道马车便可直通此地,将本地的大量产出直接拉到码头和火车站,工业区的企业主们再也不用走坑坑洼洼的泥土路(连三等国道都算不上)去城区了,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便捷性大大提高。

    除此之外,罗洽县政府还打算从铁岭县的第一重型机械厂订购一套大型蒸汽传动装置。这套装置的总马力达到了惊人的360匹(显然为以后预留了相当的马力储备),拥有数十个轴系接口供便携式机器接入加工零配件(政府只收取非常低廉的动力租赁费,所得款项也多用于机器设备的维护)——趁着这次棚户区改造,正好将这个所谓的中央动力车间建好,以后必将能大大提升此工业区的加工能力,由此也可看出罗洽县政府发展生产力的良苦用心。

    朱诚东、赞帕里尼二人在又等了十多分钟后,等到了一辆往工业区送啤酒返回的马车,在和车夫讲好价钱后,他们便搭乘这辆货车返回了城区。下午的时候二人分头行动,朱诚东去买到盐城港的船票,而赞帕里尼则去海洋局办捕鱼执照。

    弄完这一切时已是华灯初上时分,从港务局返回的朱诚东挥手斥退了两个穿着明式袄服的意大利妓女——这些意大利小娘们显然非常懂得如何做生意,她们发现在这个明人男性占多数的国度,还是袄服更能激起男人对她们的“征服欲”,当然她们也能藉此更加容易地从男人口袋里掏钱——然后接到了刚与港务局的战友们叙完旧的赞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