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四百十三章 且战且退(二)
过已自焚身亡的清知州守城的士绅商人一律锁拿,并当场明正典刑,家产亦予以没收。

    在处理这些琐事时,打探军情的侦骑也是四处出击。库尔汉麾下的斥候们有三百五十骑之多,这些来自白山黑水的猎人弓马娴熟、装备精良,穿上缴获的清军棉甲、避雷针后看起来比真鞑子还真。他们在兖州府一带东跑西窜,一边打探各路消息,一边趁机绘制地图。而在他们的努力下,各方面的消息也次第传来。

    12月20日,清河南(河南省黄河以南的部分)总兵高第率部进入兖州府曹县,一举击破了数千名正在此围攻县城的榆园军张七麾下部分兵马,然后又派出马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奔袭至单县,一举擒杀榆园军小渠首二人、破其部伍数千,斩首八百余级。

    高第麾下以山海关辽兵为老底子的部队一进入兖州府便两战两胜,如此耀眼的战绩顿时要一群前阵子还抢得很欢实的榆园军各部噤若寒蝉,也让这些乌合之众们认识到,他们也许能和清军地方乡勇比划两下,但对上战场经验丰富的清军绿营也一样是渣。

    几年前当李自成带着六万老营去攻打山海关的时候,当时对抗大顺的便是山海关总兵高第和宁远总兵吴三桂,当时吴三桂有宁远兵三万余人,高第有关门兵一万多人,二者相加约五万人。在李自成攻打山海关的战斗中,吴三桂的兵马死伤过半(一片石之战结束后只余一万多人),而高第的兵马也死伤惨重,战后已不足万人。

    两人的下场后来都不是很好,吴三桂被投闲置散、而高第也只被封了个河南总兵,地位甚至还不如关内一些投降清朝的前明地方军队。在开封、归德二府休养生息了一段时间后,高第的兵马也扩充到了二万余人,且因老兵众多其战斗力还算可以。此番进军兖州府,拿几支小股贼军开刀,自然是手到擒来了。

    得知高第所部进入曹县、单县一带后,莫茗顿时有些心动。他自己麾下如今有三万三千多兵马,虽然乌合之众甚多,但战斗力较强的东岸陆军、南非八旗新军及骑兵大队也为数不少,此外挺身队第一大队也久经战阵,可堪大用。这样算下来,即便高第所部兵马较为耐战,但吃掉对方也不是没有可能。若是吃掉这股冒进的清军前锋,想必还在归德府内剿匪的河北总兵孔希贵将吓得魂不附体,这样一来七大总兵也就去掉两个了,东岸人后面的转圜余地也就大了许多。

    不过这里面的危险也是不言而喻的。孔希贵的两万多兵马就在归德府,离曹县、单县不过两三日的行程,若是不能快速解决高第所部,怕是要被这二人缠住。这个时候若是济南的清军再南下,东岸人可就要被包饺子了。即便东岸士卒训练有素,战阵熟练,清军一时攻之不破,但他们只需围而不打,并不断发起小规模袭扰,后路被断的东岸军队一旦弹药粮食不继,便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在思考了一晚上后,莫茗最终还是没敢冒险。不过他也没立刻撤退,而是让不堪战的丁明吾、杜冲、谢迁等部兵马押着缴获的大批物资先期往邹县、滕县一带而去。而他自己则亲自坐镇济宁州,派出大量使者前往鱼台、嘉祥、巨野、郓城一线,联络榆园军的大小渠首,邀请他们到青州暂避。

    只可惜榆园军多是地方土贼,让他们离开家乡远行去他处是难之又难。而且他们现在还抱有幻想,觉得清廷可能拿他们没什么办法,因为清军在这几年内也屡次征剿他们,但都无功而返。因此他们认为这次也是一样,仅仅只有少数几个嗅觉灵敏的渠首感到这次事态严重,因此连夜带着劫掠来的财货、丁口渡过运河赶至济宁州,准备与威震山东的莫大帅联合行动。

    12月29日,在先头辎重部队回报进占邹县后,莫茗也不愿再等下去了。他下令全军东撤,带走了济宁州城内缴获的最后一批物资,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