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五十二章 战备之船舶(二)
统的整体设计、金属材料的冶炼、车轴的加工、润滑剂的选用乃至轴承的研制加工——嗯,这个有难度,也不是必须要有的——等一系列技术,复杂程度不是你我坐在这里可以想象的。要不然,有些人怎么会把火车这玩意儿称做现阶段我们的‘工业之花’呢。呵呵,好在这些东西啊,只要肯花时间、肯投入资源、肯投入技术人员,攻克它们都不存在原则性的障碍。我相信,只要我们持之以恒地进行研发投入,终有一天会摘取这朵娇艳的工业之花的。”

    萧百浪一不小心就发表了一通即兴演讲,不过他很快也意识到自己说得有些过多了,哈哈一笑掩饰了过去,然后话题一转说道:“明轮桨的问题先不说,这个动力是怎么解决的?能够提供多大的输出功率?”

    萧百浪这么说也是有原因的。别看现在内河运输公司的35吨级小火轮在内河、内湖、沿海地带跑得挺欢的,不过这蒸汽机的水平可不敢恭维。锅炉体积大、笨重,气缸密封差,热效率利用低下,输出功率小,这些都是交通部上下对这种10马力小型蒸汽机的一致看法。

    这种小型蒸汽机气缸压力不到03兆帕,全重(锅炉+气缸)超过了六吨,每小时消耗平安矿务局出产的精煤约50-60千克,这样的性能只能说差强人意。好在随着国内机床工业的进步,蒸汽机各个部件的加工精度也提高了不少,如今其可靠性提升了很多,平均无故障时间较最开始甚至一口气提升了几十倍。

    这样一种蒸汽机用在小小的35吨级内河平底运输船上其实是不太经济的,毕竟其本身重量加上附属机械部件、燃煤、锅炉用水、部分备件以及烟囱等设施,就已经占掉了船只四分之一的载重,这效率也太过低下了一些。不过当初政务院本着多多培养蒸汽机使用、维护人才,并在实践中逐步改进、完善船用蒸汽机设计的目的,强力主导了本土内河运输公司三十多艘运输船的蒸汽化改造项目。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才有了本土内河中蒸汽小火轮满地跑的壮观场景。

    “现在使用的动力是一台一机厂锅炉车间新近开发出来的‘大力水手-1’型船用单缸蒸汽机。”韦华介绍道,“该蒸汽机气缸压力约为08兆帕,输出功率30千瓦,嗯,大概40马力的样子。能有这么大的输出功率还是得益于我们基础工业的进步,比如气缸内壁铜质弹簧密封涨圈的使用,比如气缸各部件加工精度的进一步提高(减小了摩擦力)等等。同时我们还优化了设计,比如在气缸外壁加了一个保温壳,减小了活塞做功过程中热量的散失。再有的就是,我们增加了水蒸汽的温度,大概在280度到300度之间的样子,这进一步增加了气体的膨胀力,而且润滑剂的大量使用也减少了蒸汽机内部的摩擦,这些叠加在一起等于变相增加了蒸汽机的输出功率。”

    “一机厂锅炉车间又出新品了?”丁灿林在一旁愣愣地问道。他这么说不是没有道理的,目前一机厂出产的蒸汽机型号繁杂,可能有十来种之多。既有早期生产的野蛮人-1试作型、野蛮人-1型、野蛮人-1改、野蛮人-1机器通用型等工矿企业专用蒸汽机,也有内河小火轮所使用的野蛮人-2及其甲乙丙三个后续改进型号,还有蒸汽塔吊专用的野蛮人-3型大功率蒸汽机及其改进系列,听说最近他们还在研究更为强大的轧钢用的野蛮人-4型蒸汽机。

    这些蒸汽机中很多前期制造的加工精度差、零件无法互换,维护成本高昂,一机厂也被各大用户们的质量投诉搞得头大如斗,最近已经在尝试从客户手中召回部分设计本身就有缺陷的蒸汽机了。同时开始化繁为简,简化型号,尽量使用通用零件,以便于维护。此刻丁灿林一听一机厂又出了个什么“大力水手”型号的蒸汽机,顿时为他们感到一阵悲哀。

    “大力水手系列是专为舰船而研发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