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二百八十四章 奇迹之路今日始
人员。其次,那些小窍门也是真的好用。那么,为什么不能对最终结果有个美好的期盼呢?

    于是,接下来的采集站建立,也变得顺理成章了。

    人们对这个设施并没有清晰的概念。

    有人说,那里确实有几堆物资,具体有木箱、废钢什么的,可这些搬回来不就完事了吗?犯得着建立一个专门的设施,还要用木板在雪中铺条路过去,并且还要通条暖气管道过去?

    凯恩是说:“信任我,我脑袋中有着完整的规划,我知道如何做最省事省力,在我的规划下,一专多精,一物多用常有,浪费常有。”

    好吧,信任!

    凯恩继续秀小窍门,他示范指导人们建造,甚至教人们如何更轻松的融化坚冰,以及靠着简单的土质小工具,用巧力来完成搬运。

    一个采集站,看起来是增加了额外劳作,实际上却大大节省了人们的体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雪地中一点点的搬运,其实是很慢的。

    而且人总有类似‘眼大肚小’的毛病,看着觉得没多少,实际上很不少,干起来所需要的时间也比预估的要长。

    在判断物资的多寡,多少人以何种的工作状态多长时间能收集完成等方面,这里所有的人加起来也不可能比的上凯恩,他的判断和运算能力太强了,并且也确实有着完整的大计划,窝工、浪费,很难出现在他的身上,而他对人们的第一需求,就是听话,保质保量的完成自己的那份劳力输出。

    不知不觉,就热火朝天的干到了晚上21点,这是放工时间,每天早6到晚21时,中间1小时休息吃饭,工作14小时。

    人们这时候赫然发现,今天从后半晌到晚上这几个小时干的工作,比往昔两天干的工作都多,并且大家还都不怎么累。又出活儿又轻松,这种感觉太棒了!

    而等到晚上喝了天国浓汤,感觉就更好了,人们私下聊天,觉得这次怕是真的找回了救世主,照这种模式干下去,奇迹也许真就能实现。

    在人们已经纷纷休息后,凯恩仍旧在工作,搞勘探、搞测量、搞规划、搞运算,如何最效率的利用劳力,如何利用已有的物资,尽快把合格的体系建起来。

    不得不说,凯恩虽然很扒皮,但同时他自己也是一位劳模。种田就是他的兴趣爱好,干这个他性质高昂,也很享受计划得以实现时的那种成就感。

    能量塔供暖多开一个小时,一是方便人们早晨洗漱,以及运动起来之前的保暖,二是因为有孩子,他们和老人可以多睡一会儿。

    童工这种玩法凯恩是不会上的,尤其是现在的背景下,太过短视了。不重视孩子的势力,没有未来可言。

    也正是因为这样,让他们完全闲着也不是个事情,寓教于乐结合才是正路,这种末世环境,没有谁能够真的轻松,孩子们也是要干活的,但以学习为主,未来他们会成为学徒帮工,走实践教学之路,理论知识有机会再补,现在没条件搞什么课堂。

    作为近百米的冰川深坑,这种低地,更易聚齐冷空气,日照射时间,也较地表的日照射时间更短。

    然而这些弊端,都不及一个利处,那就是减少空气流动。

    极地最怕的是什么?

    其实不是冰寒,而是狂风。

    动辄就8级的狂风,那吹起来,剥离温度的效率不要太高。

    暴风雪的可怕,和传说中的白毛风的可怕,就在这里。风雪交加,人在其中,就跟泡在低温的海水中般,体温很快就减下来了,一失温,就会器官衰竭,很快就挂了,甚至救都救不迭。

    所以明白这其中的百害不如一利,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