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4声东击西兵家计5
击。

    “公子,眼下的形势已经超出了你我的掌控之中,如果那支经过中山国蠡吾境内的兵马真是麹义率领的叛军,那按照他们的脚程,只怕很快他们就会进入常山国或者巨鹿郡,我等必须即刻派遣快马将这一情况禀报邺城,让大将军能够提前部署,尽快出兵围剿流窜的麹义叛军!”

    “这——”

    袁尚当然知道麹义如果流窜进入常山国或者巨鹿郡,那就表明他已经挣脱了自己之前设下的包围圈,更跳出了自己所能够控制的范围之内。

    可若是将这里的情况禀报邺城,那就是证明自己办事不力、用兵无方,只怕自己的父亲立即就会大发雷霆,派人前来将自己召回邺城问罪,同时让其他人来取代自己时下位高权重的职务。

    当然,要是隐瞒不报,让麹义得以对毫无防备的河北腹地的城邑偷袭得手,那自己就更是罪加一等、重罪难赦了。

    袁尚此刻身处两难之间,面色黯然,他犹豫许久,还是难以下定决心,只能够再次向沮授求救。

    “沮将军,你高谋多智、又通晓兵事,难道时下除了禀报邺城之外,就再没有其他挽救的措施了么?”

    看着再无半分傲气的袁尚,沮授在心中犹豫了一下,终于还是开口说道:

    “麹义虽然狡诈,但他兵少将寡,大将军在河北深得人心,公子想要挽救眼下的局势,也不是不可能的。”

    “啊!”得知自己还有希望的袁尚眼中闪出精光,他连忙牵住沮授的衣袖,虔诚恭敬地俯首说道:

    “还请先生教我!”

    “从当下的情报来看,麹义的兵马之所以能够逃得如此之快,乃是因为他抛弃了全军的辎重和甲胄,轻装疾行,加上不惜马力,这才能够日行百里之远。”

    “但兵法有言,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军将;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军。麹义的兵马倍道兼行,就是以为能够远远甩脱追兵、沿途郡国也来不及拦截。若此时耗竭体力赶路的叛军被一支兵马从后追上,亦或是在前方被截杀、伏击,只怕当场就会一触即溃、败如山倒。”

    “对,对,先生说得好,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听了沮授的分析,袁尚眼前拨开了云雾,仿佛又抓到了一丝的希望。

    这里的情况已经隐瞒不住了,麹义逃脱的消息迟早会被邺城的自家父亲知道,所以自己也无需再纠结上报与否,时下能够做的,就是赶在自家父亲派人来取代自己之前,将麹义一举擒杀了,将功补过,那自己就还有不小的希望。

    沮授刚刚也说了,麹义的兵马为了逃命,连辎重、甲胄都全部抛弃了,士卒的体力更是全部耗费在了赶路上,这个时候正是叛军最虚弱的时候,随便一支兵马,只要遭遇上了,就能够轻而易举地解决了他们。

    指挥调度常山、巨鹿两地的兵马,袁尚是没有这个职权,可带领兵马越境追击,袁尚自忖若是能擒杀麹义,还是值得担这个风险的。

    问题是,麹义轻装疾行的军队脚程很快,自己该带哪一支兵马前去追赶?

    袁尚稍稍一想,就觉得文丑麾下的骑兵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先生以为,让文将军麾下骑兵追及如何?”

    沮授也知道,眼下能够追上麹义的兵马的,大概也就是文丑带领的骑兵了。

    之前若袁尚若是不贸然用兵,不将他们派去文安追杀麹义的疑兵,那有文丑麾下的这一支骑兵作为快速机动的兵力,他们是有很大可能在野外追上弃城而逃的麹义的。

    现在也只能够用他们来亡羊补牢了。

    只是沮授还是不无担忧地说道: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