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53阎彦明借势退敌上
毫无愧色,反而是对阎行变得颇为同情,只是他心中也难抑得意。

    他可不想眼前的年轻人这么快就折在袁绍的手中,最好的结果,是能够维持目前河内两家对峙的僵局,耗尽河东的元气,将河北大军死死拖在河内郡。

    见到曹操说起拨动整个关东局势、促成今日情形的河内争夺战,阎行也莫名地笑了,他抬头看见已经到了近前的御帐的金色穹顶,转脸对曹操笑道:

    “曹公,河内之事,等见了天子,你就明白了。”

    久思不解,却得到了阎行莫名其妙的回答,曹操心中咯噔一下,也敏锐地感到了一丝不妙,但他还是不改神色,哈哈一笑,就将内心的波动直接掩饰过去了。

    御帐就在眼前,兖州兵马要和河东人马都要留在外围守护,进帐的阎行、曹操各自只带几名文武心腹。

    在天子的御帐外,是由被重新启用的董承主持迎接曹、阎,董承已经被天子封为车骑将军,阎行对此不置可否,但也承诺,会将刘表派来雒阳城的两千兵马拨给董承统领,不过这些要在曹操奉迎天子之后。

    董承见到阎行,笑容有些僵硬,但还是强笑着迎了上来。

    五大三粗的董承虽然变成了外戚,但是却依旧保留着军汉的本色,幸好一同迎接的还有侍中刘艾、丁冲等人,从旁指点,总算没有失礼之处。

    众人在帐外都解下了兵器,脱下了靴履,就像是在上朝觐见天子一样,整个过程都要一丝不苟,阎行也没有再说什么“甲胄在身,请以军礼见”的话来,而刚刚还谈笑不羁的曹操也严肃起来,态度更是谦卑,他仔细整理着自己的须发衣甲,生怕在君前有丝毫的失仪出错。

    整装敛容的众人然后按照官职高低,开始鱼贯入帐。

    进到帐中,汉室的老臣、天子的近臣罗列一堂,秩序井然地排列在大帐两侧,目光都看向了曹操、阎行两人的身上。

    曹操看向这些朝臣,其中有熟悉的面孔,但更多的,还是陌生的面孔。

    汉室的老臣有太尉杨彪、司徒赵温、司空张喜、太常王绛、卫尉周忠、御史中丞董芬、侍中刘艾等人,带有外戚身份的有车骑将军董承、辅国将军伏完、议郎伏德,豫州出身、与曹操保有联络的有已擢为侍中的丁宫,已擢为尚书仆射的钟繇等人。

    但更多的是,是少年天子借着朝臣中阎行一党全面退出中枢的机会,短时间内迅速提拔起来的亲信近臣。

    这其中就包括了顶替赵鸿的尚书梁绍、冯硕,顶替贾诩的侍中台崇,顶替卫凯的议郎吴硕、赵彦,顶替河东兵将的越骑校尉王服、昭信将军吴子兰等一干朝臣将校。

    曹操对此暗暗心惊,而此时阎行倒像是个旁观者一样,对这些朝堂上的人事变化,漠不关心。

    少年天子威严老成地坐在御座上,目光炯炯地看着曹操、阎行及两人随从的举止动作。

    他已经实现了第一步计划,引入了关东的曹操势力后,不仅使朝堂摆脱了阎行的高压控制,还通过实力的互相制衡,初步重塑了汉天子的权威。

    阎行、曹操两人虽然身上都披挂甲胄,可是却不敢有丝毫怠慢,当即就带着身边的文武随从,向上首的少年天子行隆重的稽首拜礼,得到了少年天子的允许后,才能够恭敬起身入列。

    眼看着君臣就位,原定的朝政议程也就随即展开。

    第一桩政事,是天子下诏,褒奖曹操忠君体国,奉迎天子,假大将军曹操节钺,录尚书事。

    这是曹操早就预料中的事情,议程他早就通过侍中丁冲得知了,当下也就不再假意推脱,恭敬地出列,拜谢皇恩。

    第二桩政事,是商议雒阳残破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