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49衣带诏现风波起下
他争取过来,最不济,也要让他在衣带诏这件事情上,选择旁观中立。

    “侍中公,你曾经帮助朕说退过李贼手下的羌胡兵,也曾庇护过朝中落难的公卿大臣,这一次你又屏退左右后才来见朕,朕知道,你与其他人不同,你心中是有汉室,有朕这个天子的,今夜的事情,朕希望,你能够帮助朕,好吗?”

    刘协此时也放下了针锋相对的对立态度,丝毫没有天子的架子和刚才咄咄逼人的气势,仿佛又变成了一个半大的孩子,在苦苦哀求一位长辈襄助自己一臂之力。

    贾诩还是没有开言,而是看着少年天子,那严肃的目光,就像是在审视自己做错事的子侄一样。

    过了许久,贾诩才重新开声,向天子行礼说道:

    “陛下言重了,臣空长马齿,老朽无用,已经帮不上陛下了。但是今夜之事,为了三河治下的百姓,臣却是不能够为陛下隐瞒。臣出任侍中之前,也曾向辅政的骠骑将军承诺,要尽力匡正陛下举止言行上的过失,先前京中大案,已经是臣下的失责。今夜之事,万万不可再任由陛下继续错下去!”

    说完之后,贾诩向少年天子行了一礼,拿起御案上的衣带,转身就要离去。

    刘协看到自己低声下气的恳求,竟然还被贾诩拒绝了,他一瞬间脸色大变,双手紧紧握了起来,双眸迸射出狠毒的光采,死死盯着贾诩的后背。

    犹豫了一会,刘协终究不敢动手杀人夺诏。

    贾诩在转身之后,也感觉到了自己身后的目光在一刹那之间也变得冰冷狠毒起来,自己的后背就像是被一条潜伏着的毒蛇盯上了一样,但他的步伐依旧走得很慢,就像他来时般沉重。

    “慢着!”

    当贾诩走到了殿门口的时候,刘协终于出声叫住了他,贾诩镇静如素,慢慢转身看向了刘协。

    “陛下还有何事?”

    刘协看着贾诩手中的衣带诏,仿佛是自己的性命一样,他惨笑一声,一字一顿地说道:

    “侍中公,朕要最后告诉你一次,你担任的侍中一职,是汉官,不是阎骠骑的私人掾属,你走出去这道门,朕可能就不会是天子了,但你也永远不会再是汉臣!”

    一瞬间,一个不甘沦为傀儡的天子,一个年仅十六的少年,这两种身份在贾诩的眼中不停地切换,贾诩悠悠叹了一口气,开声说道:

    “陛下放心,不管今夜之事最终如何,臣都会辞去侍中一职,不再涉足宫省之内。只是,临走之前,臣还想斗胆再进一言。”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粟米)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以后陛下不管身在何处,还请能够记着先贤这番话,好自为之!臣告退。”

    贾诩慢慢退出了寝殿,身影渐渐消失在了黑暗中,要强的少年天子看着衣带诏无可避免地被拿走,自己无计可施,身上的力气仿佛被抽光了一样,他双腿发软,一屁股坐在了地上,朝着殿门口苦笑大喊:

    “好一个侍中公,好一个‘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呵呵,朕若有一天都不是天子了,那朕还要万民做什么?”

    ······

    “侍中公,将军有请!”

    身边典韦的大嗓门将贾诩拉回了现实之中,他这才注意到了通报的亲卫已经返回,自己等人已经可以进帐面见阎行了。

    “多谢校尉!”

    向大声提醒的典韦谢过之后,贾诩不再迟疑,连忙和裴辑在亲卫的指引下,大步向阎行的大帐方向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