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萧墙操戈何所诱
,而原本那些避乱江东的名士袁忠、桓晔也相继奔往交趾,避开孙策入侵江东的兵锋。

    上到朝廷命官,下到地方豪强,江东本地这种反抗是剧烈而且持久的,而孙策应对的手段,同样也是铁腕酷烈的。

    于是,孙策在兵事上连连告捷,大肆屠戮江东豪强的同时,不知不觉之间,也渐渐将自己引入到了一条不归之路。

    中原河北、淮南江东的局势变幻,关中三河之地上的变局,同样也不遑多让。

    河东兵马与河北袁绍麾下的大将麹义私下言和,换取了东面的短暂和平,在南面经营河南地,与弘农的段煨结成联盟,并趁着匈奴内乱之际,向西北用兵,开拓稳固了西北的边境,拉拢了南匈奴这一支兵马。

    随着击灭入侵河东的郭汜大军后,阎行虽然陈兵河上,虎视关中,引得三辅震动,但他终究没有得意忘形,渡过大河去攻取西河之地,而是回师返回到了安邑,致力于恢复南部城邑的民生,巩固初步完成一统的三河之地。

    河东就如同一头刚刚获胜但受伤的猛虎一样,一边发出了凶狠的吼声,震慑着身边的敌人,一边趁机默默低下头来,小心翼翼地舔舐着自身的伤口,以求尽快恢复,再次出击。

    和兖州的曹操一样,河东的阎行也在一场关乎基业存亡的大战中存活下来,这一东一西两股势力,正不可遏制地冉冉升起。

    而与河东一河之隔的三辅之地,李傕则像是一头饿狼一样,残忍又迅速地将被河东这头猛虎扑杀的同伴尸身,囫囵吞枣地吞入到了腹中。

    至少,从表面上看,李傕的大军是付出了最小代价,拿下了最大的利益。

    在东面,大军攻取了弘农的重镇华阴。撤军西还,则吞并了郭汜在左冯翊残存的势力,李傕如愿以偿完成了统一三辅、整合西凉军的重任。

    攻取华阴之战,更是被渲染成一场斩杀敌军上万的大胜仗。

    连同他本人在朝堂上的地位也是愈发稳固,返回长安不久的他,很快就从车骑将军进位为大司马,在再无朝臣掣肘、军中掣肘的情况下,位高权重、居于三公之上的他,在朝堂上已经完全可以做到一言决之了。

    李傕的头衔,比起昔日董卓的相国,还显得稍稍有所不及,但在权势上,李傕已经很接近董卓了。

    而李家的兄弟子侄,自然也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个个弹冠相庆、奔走相告,相继封侯,并晋升为朝堂的将军、郎将,最不济也挂有一个校尉的官衔在。

    和董卓掌权时的董氏一族,也差不了多少了。

    以至于,一步登天的李傕,还有水涨船高的李家人,一时间都有飘飘然的感觉来,甚至产生了更进一步的念头。

    对内对外,反而是懈怠了下来。

    对外,在对付关东的军事上,李傕布置在西河之地、华阴城的兵力,也是仅限于隔河、隔关对峙而已,短时间没有了大兴王师,进取河东、弘农的意图。

    对内,少了郭汜的几万大军,又新得了郭汜左冯翊的地盘,李傕一方的兵马也暂时没有了粮草辎重供养短缺之忧,转而关注起庆功享乐的事情来。

    他们没有及时注意到,朝堂上,乃至军中,对于他们李家人的不满也在不断地积累中。

    天子刘协已经长到十四岁了,不知不觉间已经被权臣李傕控制了四年之久。

    在今年,天子迎立了皇后伏氏,而皇后的母家,山东琅琊的东武伏氏,乃是显赫两汉的经学世家,到了本朝,更是成为了与汉室有紧密联系的皇亲贵戚。

    皇后之父伏完,早年袭爵不其侯,尚桓帝女阳安公主,拜官侍中,如今父凭女贵,再迁执金吾。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