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12 太守行春恩威重6
是能够杀敌建功,那依照军功将田宅授予给立功将士,再加额外赏赐,这是一个办法。而民屯的民户,则每岁将亩产为最的人家转为编户齐民,授予田地,或加以赏赐,以此来激励其他屯户有个念想,更加勤恳耕作,也能减少屯户瞒报少报的消极心理。

    阎行计划着这一些事情,但却不是眼下的首要政务,他知道黄颇的想法,抬了抬眉头,看着黄颇淡淡说道:

    “此情我知晓了,你为任一方,可依据政令行事,无需它虑。”

    “诺!”

    离开了临汾,阎行一行的车骑又北上前往平阳。

    平阳之地,由曹鸢带兵驻守,他兼顾杨县、襄陵、永安三地的兵事、军屯,可谓是阎行麾下,除却镇守西河的甘陵外,权势最重的一名将领了。

    而河东的北境地接太原、西河等地,军政之事,乃是重中之重。

    阎行例行了平阳的劝农桑之事后,专程前往曹鸢的军营,巡视曹鸢麾下的屯田兵训练情况。

    曹鸢虽然镇守一方,态度却依旧谦恭,他亲自步行出营,迎接阎行等人进入到了军营之中。

    因为是春耕农忙时节,所以曹鸢的军营中的军士并没有像往日那么多,留下的,都是他特意挑选出来的屯田兵翘楚,现下正在营中训练。

    阎行一行人入营所见,训练士卒体力的奔走、投石、拔距、曲踊,训练士卒阵型的聚散调度,训练士卒兵器的刀、盾、矛、戟、弓箭,训练骑兵的骑术、劈砍、骑射、冲锋,一切军务曹鸢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进退有度,五兵娴熟,看来这些屯田卒你们训练得很好啊!”

    阎行笑着跟营中的曹鸢、牛嵩两人说道,曹鸢闻言,随即抱拳谦逊道:

    “微末之劳,鸢等不敢居功,这些屯田卒中,多有以往的白波士卒,彼辈是见过战阵厮杀的,训练起来比起寻常的田间黔首,倒是要快得多!”

    “北境在册的屯田卒有多少人,如你营中这般翘楚的,又有多少人?”

    看着兵营中金鼓交鸣、操练不休的屯田卒,阎行收回目光,若有所思地看着近处,又接着问道。

    “北境在册的屯田卒有一万五千人,如这么训练有素的,只有两千人。”

    曹鸢的回答简洁有力,阎行点了点头,他抿嘴沉吟,面露思索。

    北境的屯田卒有一万五千人,他带来河东的歩骑也有一万五千人之数,再加上河东郡兵和南境的屯田兵,合起来光是河东一郡之地,就能够抽调出三万人的兵力来,如果不惜代价抽调傅籍的河东丁壮,那么他的麾下甚至可以拼凑出一只五万人的大军来了。

    当然,实际情况下,郡府是不可能如此行事的,且不说拼凑的这五万人真实的战力如何,光是这五万人出境作战一个月,繁重的后勤压力,就能够使得河东郡刚刚有所恢复的经济民生彻底崩溃。

    不过,阎行的问话,也引起了牛嵩心中的激动,他跃跃欲试地向阎行询问道:

    “将军,莫非有打算对外用兵?”

    牛嵩原先是在阎行的帐下担任亲卫统领,后面平定白波,占据北境之后才被阎行外放到军中,担任统兵的军吏的。

    这一年来,他跟随曹鸢镇守北境、训练屯田卒,看着军中的其他将校跟着阎行西渡大河、会猎长安,还定河东、平定叛乱,戎马疆场,立下了赫赫战功,和他同岁的虎头也随军征战,多有军功,他既已统兵,自然也想要效力戎事,在军中建立一番功业。

    不止是牛嵩有此想法,曹鸢闻言后,目光中也有神采跃动,他在牛嵩之后,慷慨出声说道:

    “将军若要用兵,鸢愿率北境之卒

-->>(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