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98、离歌一曲女儿情
邑,河东形势岌岌可危,你胸中可有平定乱事的韬略?”

    河东一地原本就是阎行心中首选的立身基业,对于如何平定河东的乱事,他在先前就考虑过多次,现下听到李儒问起,虽然不知道是李儒的原意,还是董卓的授意,但还是很快地回答说道:

    “河东之乱,旷日连年,白波之兴,亦非宵小草寇作乱。此番白波复来,兵势更胜往昔,连下永安、杨县、襄陵、平阳、临汾等城,就连蒲子、北屈两地也先后沦陷,皮氏要津危在旦夕。皮氏若失,则白波南可威胁汾阴、解县、安邑等地,西可渡河进入三辅,骚扰关中要地。”

    “行蒙相国信重,李公厚恩,得以统帅骁锐,赶赴河东之后,自当与牛中郎将同心戮力,共御贼寇。白波贼众有数万之众,不乏亡命敢死之徒,如今又是连下数城,气势正盛。”

    “行之意,乃是先率军稳固防线,安定军心,伺机寻贼空隙,破敌一部,以挫白波士气。待白波兵锋转衰之际,再收复临汾,连通东西、最后勒师并进,一同收复河东北境。”

    阎行侃侃而谈,将河东的形势、城邑一一道来,李儒听在耳中,虽然口中没有说什么,但也暗中点了点头,心知阎行是做了一番功夫的。

    “谋定而战、避实击虚”是阎行一贯的作战风格,用他为将,不敢说河东的乱事能够彻底平定,但至少能够将局面稳定下来,不要让战局糜烂下去,威胁到雒阳和长安的安全。

    想到这里,李儒也出声说道:

    “好了,你这一番军略,我自然会向相国转述。如今乃多事之秋,你统兵讨贼,切记不可再让河东出了其他乱事。”

    “行明白!”

    李儒看到阎行恭敬地应诺,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又转而说道:

    “河东平乱之事,终究是牛中郎将为主将,虽然相国已经令他委任前军兵事给你,但你也需谨慎行事,谦逊侍上,不可再出现先前如同荥阳的事情。”

    “朝廷已经西迁长安,河东与三辅仅有一河之隔,若从河东发兵,大军不出十日,就能够兵临长安城下,此乃唇寒齿亡之地,这也是我力荐你前往河东的原因,你可明白?”

    阎行察觉到李儒话中的深意,心中一动,他又看到李儒一脸肃穆的样子,知道此事事关重大,也连忙点头,表示自己会尽快平定河东乱事。末了,他又表达了一通自己的忠心,坦言会统领兵马,在河东唯李儒之命是从。

    李儒终究对长安的形势还不放心,这也算是未雨绸缪,他也不会向阎行直言太多,看到阎行应诺又表示了忠心,他笑了笑,这才说道:

    “彦明拳拳为国之心,我已知晓,河东之事,事关全局,不容有失,你此此前去河东平乱,可还有什么其他请求?”

    阎行听到终于轮到自己提请求了,他想了想了,开始说道:

    “此番河东平叛,毕竟是先守后攻,调给在下的千余兵马中,行想要一曲蹶张士,用于防备白波贼寇。”

    李儒听到阎行不求其他,要的是一曲蹶张士,想了想,雒阳武库中的兵械全在董军的掌控之中,其中的弓弩已经装备了不少士卒,调拨一曲蹶张士给阎行所部,也不算是难事,他就很快答应下来了。

    最后,就在阎行以为事情都交代完毕之后,李儒突然话锋一转,笑着说道:

    “彦明,听说你在雒阳还有一房妾室?”

    阎行听到李儒的话,他眼珠子转了转,口中回应道:

    “正是,不知李公——”

    “河东终究战乱不安,你为国事履锋冒刃,又怎好照料家人,长安已为京都,关中有崤函之险,你将家人安置在长安,可保两全,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