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7章 番外二
    东方既白, 白露未晞,微微深蓝的天幕上, 依稀还有几颗明明暗暗的星子。

    空气里还带着淡淡的凉意, 整个京城都处在安静之中, 只有挂着标志的各府的马车陆陆续续的向紫禁城而去。

    太和殿外的钟楼上, 蟠龙钟厚重的钟声响过三声之后,候在太和殿在文武百官陆续走进了太和殿,低垂着眉眼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皇上驾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躬身而立的大臣们听到通报, 各自都收敛了心思, 向上首的青年帝王行礼。

    承平帝胤礽看着下首跪着的大臣们, 面色平淡, 与当初的康熙越来越相似,低沉的声音响起“众卿平身。”

    大臣们眼观鼻鼻观心的站了起来, 各自站在自己的位置上, 这个登基不过三年的帝王身上的威仪越来越重了,有时候他们好像看到了当初的太上皇, 这也让这些大臣们行事越发谨慎了, 毕竟如果皇帝势弱, 大臣们强势一些没什么,但是皇帝强势, 大臣还没有眼色的话, 那可就是找死了。

    况且这位是正统登基, 太上皇禅位, 背后还有太上皇这座大佛, 而不是靠着他们这些大臣上位的,对他们可没有什么情分,没看到明珠和索额图两位相爷相继被皇上整治,如今也老老实实的吗?

    “众位卿家可有事启奏?”胤礽平淡的开口问道,这也是如今每次上朝的例行公事了。

    主管科举的吏部右侍郎向前一步“臣有本奏”说着,吏部右侍郎缓缓开口“皇上已经登基三年,国家清明,政局稳定,臣请开恩科,广纳贤士。”

    胤礽看了眼这个吏部右侍郎,这个是他的人,倒也不蠢,通过他的暗示就知道了该说什么,毕竟如今朝上大多都是老臣,他也想培养一批自己的心腹。胤礽心中想着,面上微微有了一丝兴趣“此事可行,只是不知要派哪几位爱卿来负责此事?”

    听到上首皇上的话,几位负责科举的大臣们都开始自荐,毕竟负责这件事,就是未来朝臣的座师,也多一份人脉。

    胤礽看着这些大臣们争来争去,微微有些出神。

    想来当初皇父也是这样,独自坐在这高高在上的龙椅上,看着下边的人为了利益争吵,而自己则置身事外。

    这种感觉和他当太子的时候不一样,他还是太子的时候,十三岁临朝听政,也是听够了这些大臣们的争吵。可是那个时候,他还算是置身于其中,感触还不那么明显,这些利益之争,让人厌烦,却又不可避免。原来皇父当初就是这样高高在上又冷眼旁观,平衡着朝臣的势力。

    当初皇父突然将皇位传给他,他其实是有些惊慌的,他不知道皇父是不是真的会把这权柄交给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对他的考验。

    可是皇父在他登基典礼的前一夜在乾清宫与他促膝长谈。他才知道皇父原来是真的要放下这些,让他接这走下去。

    他还记得皇父当初面色温和沉稳,就坐在他批阅奏折的御案之后,他说“胤礽,皇父的前半生都交给了大清,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的差池,这才将大清治理成如今的样子,如今皇父将这幅重担交给你,你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继承人了,皇父希望你能带领着大清走的更远。”

    他记得昏黄的烛火映着满室的静谧,皇父低低的与他说“胤礽,你要记住,你将来的每一个决定,都会关系到千千万万的百姓,犯了错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改正,即使是皇帝,也是会犯错的。这个位置太过高高在上,容易迷失自己,你要时刻提醒着自己,为帝者,当为百姓计。”

    他还记得那个从小教他帝王心术,手把手把他带大的皇父说“保成,帝王是荣耀,也是责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