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521章 偶遇
张五六一扬鞭子,马儿就咯噔咯噔踏着蹄子在官道上缓缓行进,其实比人走得快不了多少。

    书院开张好些年了,外地的学生很多,可范围有限,往北不过山东,往南最多是福建,再往西则是江西,湖广还是第一次有学生来求学,来得还是一位历史名人。

    洪武年间满朝文武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在老朱的刀下,茹瑺却能屹立不倒还颇受老朱的宠爱,被老朱称之为贤人君子,还亲手写“中外一人,中流砥柱”的丹书铁券颁给他,更在衡山南门城给他建了贡元坊。

    茹瑺算是老朱留给朱允炆的左膀右臂了,可惜一朝天子一朝臣,朱允炆更宠信黄子澄,让茹瑺备受冷落,还一度贬官。

    朱棣攻进金陵之后,就急匆匆的进宫去收拾侄子,茹瑺却劝他先去拜谒孝陵,以全奉天靖难之名,更是首劝朱棣登极称帝。

    如此知情识趣的人,朱棣自然是不吝封赏,封其为忠诚伯,这个爵位对茹瑺来说似乎有点讽刺之意,为难之时没见他没对朱允炆有什么忠诚。

    倒也不能一味的责怪茹瑺没节操,孟子不是说了嘛,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君臣情谊跟男女恋爱差不多,你对我不好,就别我劈腿。朱允炆不待见茹瑺,那也就别怨茹瑺没能一死报君王,跟朱棣勾搭成奸了。

    马度对茹瑺道“衡山城距应天路程不下两千里,长沙就有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你怎么会舍近求远跑来应天求学”

    “小可在衡山求学时偶遇一琉璃商人,听他说起皇家书院的种种便心生向往,这才不远千里跋涉而来。”

    马度实在没有想到那些琉璃商人竟然还能替书院起到宣传的作用,“商人的话你也信,倒是不怕受骗”

    “私塾的先生给我们看过朝廷的邸报,上面就有一片文章是讲皇家书院的,小可年纪虽小但是也听过朱、陶两位学士的名头,再说有皇家书院的名头自然不会差了,不然岂不是丢了皇家的面子。”

    茹瑺说这些话的时候显然没有注意,马车边上的三个锦衣少年冲着他露出不悦的目光,马车里则是探出朱小五的脑袋,笑嘻嘻的问“你只听说朱、陶两位学士的名头,难道没有听说过马国舅的名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