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十六章 是袁天罡
还是察觉到了一些东西。 自家的罗成贤侄,貌似没有他想象的简单啊!但丁延平没有多问,谁都有自己的小秘密,罗成也是如此,他并不喜欢刨根问底。 “此处风景虽好,如今却是无心赏景了,如此不如先回府上,老夫传授你枪法好了。”丁延平如是说道。 经历如此一番,二人确实是无心赏玩了。罗成一想,并未多想便答应下来。 如此四人下了幽州台,策马往北平城中王府而去。 …… 四人离去,但其余游赏幽州台的骚客们却是不曾离开。他们不曾听见几人对话,却是听见了罗成吟诵的《登幽州台歌》。 于是一众文人骚客据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一致认定,这确实是一首言辞简骇,却是意蕴深沉的佳作。 尤其是在这幽州台上,结合此诗,仿佛是能够看见千年的历史,贯穿古今,其中的沉郁气息,几乎是瞬间感染人的心神。 不过此刻罗成已然回了北平王府,并不知晓此间发生之事。在罗成不经意间,这一首登幽州台歌悄然传遍了北平城,一时脍炙人口。 同时,还带起了一阵游览幽州台的风潮,一众文人骚客皆是在幽州台上吟诵《登幽州台歌》,感受着历史千年意蕴,感慨那厚重的历史。 看那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同时,城中众人皆是传言,这一首《登幽州台歌》乃是北平王世子罗成所写。于是乎,罗成的大名,也是传遍了北平城。 不过这和罗成平日的形象并不相符,罗成平日在北平城虽然不至于欺男霸女,臭名昭著,却也不是啥好孩子,说白了就是皮得很。 因此夹杂着各种传说,北平王世子罗成的形象忽然变得高深莫测扑朔迷离,在众人的不断脑补之下,一个堪称完美的罗成形象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