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81章 八十一
    听说颜值高的宝宝看不见我

    婆子曹氏是李宅从人牙子处新买的老仆。

    李昭节和李九冬到缠脚的年纪了。秋冬天气严寒, 气温低,缠脚不容易出现溃烂红肿,县里人家大多选在这个时节开始给家中小娘子缠脚。

    周氏预备过了中秋就给姐妹俩缠脚。托人牙子打听到曹氏缠脚的手艺熟练精妙,缠的小脚又尖又翘, 不仅缠得小巧,缠的形状也很优美,像金莲一样, 一狠心费了四两半银子,把她买到家中来为姐妹俩缠脚。

    曹氏年纪不大,头发梳得光光的,勒着乌黑包头,穿一件老鸦色对襟夹袄, 深青细布裙子, 领口和袖子都干干净净, 没有一丝褶皱, 一进房,便低声教李昭节和李九冬给周氏说几句吉祥话。

    李昭节懵懵懂懂,不肯开口,曹氏有些发急,伸手在她背后轻轻点了一下, 李昭节还是不肯作声。

    倒是一旁吮着手指头发呆的李九冬朦胧中睁大眼睛, 含含糊糊叫嚷了几声。

    周氏笑着道:“罢了,先吃饭吧。”

    曹氏松了口气,她在人牙子家收拾铺盖行李时, 听人牙子细细嘱咐过,说周氏在娘家早有贤名,手头不算大方,但心地却好,不是那起子调三窝四的人。两位小姐虽然不是她亲生的,只要不错了规矩,就不会受气。今日看来,周氏果然不像是别家那些苛刻冷淡的正室太太,虽然她待两个孩子也不见亲近,但相由心生,一看就是个不多事的直爽性子,曹氏自己曾是大户人家的家生奴才,受了半辈子苦楚,别的不会,看人却是精准的。

    到正院时,李大伯头戴棕丝网巾,着一身油绿色福禄双全纹棉绸褶子,负手站在青石院墙底下,正看着招财和短工收拾要带去镇上的褡裢包袱。

    李昭节看到李大伯,立刻挣脱曹氏的手,扑了过去,李九冬也垫着脚跟了上去。

    姐妹俩围着李大伯叽叽喳喳讨要东西,一个让李大伯不能忘了她的木马和七巧板,一个吵嚷着要李大伯记得买几棵桃树苗,种到她的房门前,来年好结桃子吃。

    李大伯抱起李九冬,笑呵呵道:“上回买的云片糕吃完了没有?爹再给你们买些。“

    周氏想起一事,笑道:“今明两天家里要来客人,官人记得买几匣子滴酥鲍螺回来。“

    李大伯把在他怀里扭来扭去的李九冬抱到门槛里放下,整整被女儿扯乱的网巾:“城里花相公家的娘子拣的鲍螺滋味最好,镇上没有人会拣。“

    周氏皱眉道:“家里不缺待客的云片糕、梅花香饼和果馅饼,只是明天张家大少奶奶怕是要来,她们家和别人家不一样,爱挑理,上一次我事情多,一时忘了备下滴酥鲍螺,张大少奶奶连茶都没吃完,就走了。什么都能少,就是不能缺滴酥鲍螺。“

    张大少奶奶娘家姓李,是李家嫡支派系的外嫁女儿,刚好嫁到李家兄弟俩所在的乡里。张大少奶奶是大户人家出身,嫌弃乡下人家粗鄙,不愿和乡里人家来往,因看李大伯家颇为富裕,而且同是李姓,偶尔兴致好时,会纡尊降贵,到李宅串个门。

    李大伯记得那个出门走个亲戚总要戴纱帽的张大少奶奶,忍笑道:“二弟今天要回来吃团圆饭,花相公和他交好,多半会送他几盒滴酥鲍螺,你只管等二弟回来,鲍螺少不了你的。“

    周氏想一想,确实如此,这才松了眉头,笑着道:“我不管,如果二叔没带鲍螺回来,就让进宝去县城买,反正今年不能让张大少奶奶甩脸子给我看!“

    刘婆子很快摆上早饭,一家人一桌吃饭。

    桌上是一碟桂林白腐乳、一盘五香豆豉、一盘切开的高邮腌蛋、一碟子醋拌苔菜、一盘瓜丁炒肉片,粥是绿豆白米

-->>(第1/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