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75章 七十五
    听说颜值高的宝宝看不见我

    朝廷选秀可不会和老百姓讲道理, 明面上是选容貌姿色、仪态品行, 其实全看皇家的喜好, 谁知道万岁爷爷会不会突然脑子抽风, 非要挑个大脚的呢?

    比如朱瞻基的正妃, 原来定的是青梅竹马的孙氏,结果朱棣听了个算命先生的话,硬是让秀女胡氏当了太孙妃。朱瞻基登基后,还是把皇后胡氏给废了,另立孙氏为后。

    不过有时候不得不信命, 大明江山确实差点葬送在孙氏的儿子朱祁镇手上。一个害死大半朝臣勋贵, 被异族绑票的皇帝,也算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奇葩了。

    因为朱祁镇的偏听偏信和任意妄为, 引发一场土木堡之变,从此京师门户大开, 明朝彻底由攻势转为守势,再没有远征的可能。国力衰退,军政断层,勋贵文武死伤殆尽,三军精锐和火器研发彻底作废, 皇室几代内斗不断。

    看起来只是一场军事惨败,其实影响了大明朝的百年国运。

    后世很多学者认为, 土木堡之变是大明王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那个向朱棣谏言,让他册立胡氏为太孙妃的道士,到底是未卜先知, 还是单纯运气好,瞎猫碰上死耗子?

    李绮节沉思间,牛车已经拐进岔道,驶入李家村。

    李家老宅大门前点了两只大红灯笼,有人站在灯下,朝江边遥遥相望。

    李子恒一甩竹鞭:“三娘,咱们到家了!”

    李大伯之妻周氏听到说话声,笑呵呵迎上前:“可算来家了,船上冷不冷?别着凉了,喝碗姜汤,泡泡脚再困觉。”

    李子恒把李绮节抱下板车:“伯娘,我明天还得回城呢,先去困觉了。三娘就在家里住下,中秋阿爷和我再回来接她。”

    周氏一把将李绮节搂在怀里,摩挲个不停:“三娘别害怕,到伯娘这里来,谁都不能欺负你!”

    李绮节一头扎进周氏怀里,仰头笑了笑,她才不怕呢!

    李子恒牵着老牛进门:“大伯呢?”

    周氏吩咐招财去烧热水,又让丫头宝鹊去灶房把煮好的姜汤送到厢房去:“你大伯去乡下收桂花了,这几天都是大晴天,正好收桂花,不然等落雨,桂花都不香了。”

    李绮节在周氏灼灼的目光下喝完一碗辛辣的姜汤,漱了口,各自安歇不提。

    一夜无话,次日李子恒赶着牛车回城,这次他走的是山路。临走前周氏让他带几担柴米回城,县里物价高,一担干柴卖六文钱,在乡下只要三文钱就能买一大捆。

    老宅的房屋常常打扫,铺盖枕具,锅碗盘碟,样样家伙事儿都齐备。李绮节和宝珠在老宅住下,每天和伯娘周氏母女几个一块儿吃饭,闲时就去乡里或是镇上转转,转眼便过了三五日。

    眼看中秋快到了,回村探亲的人越来越多,李家村愈发热闹起来。

    这日傍晚,青瓦白墙外,一阵清脆铃音由远及近。

    李大伯撩开袍子一角,跳下牛车,招呼几个仆从,将从各个村里新收来的当季桂花抬进院子里去。

    迎面却见窄巷那头一个少年郎君手执一把折扇,身后缀着一个梳辫子的小厮,一主一仆闲庭阔步,遥遥走来。

    李大伯膝下没有儿子,可这小郎君分明是冲李家而来,不晓得是不是哪家亲戚来串门。

    待走得近了,只见那小郎君头戴一顶雪青逍遥巾,身着一袭墨绿圆领对襟窄袖长衫,底下着松花长裤,腰束革带,脚蹬罗皮靴,一副时下最风流俊俏的男儿打扮。

    然而他面色白皙,眼若秋水,杏面桃腮,宛如珠玉,身量也细削窈窕,细看两眼便知,这

-->>(第1/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