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九十四章

    然后又在星城呆到临近过年才回汇泽。

    异地恋在一起的时间本就少,自是分分秒秒都值得珍惜。

    陆星延粘她粘得很紧,但也没拦着不让她回家的道理,思前想后,干脆也跟去了汇泽,美名其曰旅游,实际却是赖在沈家不走。

    两人成绩都赶在年前出了炉。

    沈星若这学期在卧虎藏龙的大依旧拿到了专业第三、综合评分第二的好成绩。

    陆星延缺少沈老师的日夜鞭策,成绩就有点不够看了。

    虽然没吊车尾,也没挂科,但这样的专业成绩和综合评分,下学期想申请大的交换生,大概率没戏。

    沈星若也不知道是看开了还是怎么,看到他成绩也没多说什么。

    不过陆星延自己心虚得紧,也很焦虑摆脱处男身份这件事,所以寒假每天还坚持打卡五十个单词,分享到朋友圈里

    今年冬天格外的冷,大多时候都没法出门,但窝在屋子里,一个寒假也不知不觉窝过去了。

    虽然放假时间不尽相同,但各大高校的开学时间都挨得很紧。

    沈星若正月十五开学,连元宵节都不让在家过,陆星延也没好到哪去,就晚一天,正月十六。

    如果说大一的第一个学期是用来适应,那第二个学期怎么着都该步入正轨了。

    看到课表安排,沈星若发现这学期的专业课比上学期要出三大节,而且不同阶段会有不同的选修模块课,加在一起算一算,比第一学期的课业负担要重上不少。

    而且这学期,课外的活动也愈发多了。

    刚开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某位局长便要访问大,沈星若和另外三名同学被选中参与接待。

    紧接着又有某位日本著名语言学家和斯坦福东亚语言与文化系的某位教授前来访问,这两次沈星若也被选中,参与了接待。

    大这样的学校,最难能可贵的,就是能为学生丰富而又珍贵的资源。

    这资源不仅仅是包括教育教学,更多的是着眼于未来的发展与际遇。

    有句话说得没错,知识也许不能改变命运,但眼界可以改变人生。

    在大学这样的微缩社会里,每一次际遇的碰撞,可能都足以改变往后数年的人生轨迹。

    星大是985,双一流大学,自然也不差。

    这学期甫一开学,文学院便接连举办了四场名家讲座,串联起了一个“文艺人生”的主题。

    陆星延以往最烦这些,但可能是上学期考得不如人意,这学期他想发愤图强,所以连以往从不参与的讲座也去听了好几场。

    别说,这些盐吃得比他米还多的专家学者说话有那么几分道理,一个系列的讲座听下来,陆星延感觉很有收获,回到寝室还能总结心得给沈老师交小作文。

    这回听完一场讲座,他照例在电话里逼逼叨叨和沈星若分享小作文,分享完他才后知后觉地发现,沈星若好像有些过分安静了。

    “沈星若,沈星若你怎么了,都没见你出声。”

    “我没事。”

    她的声音听起来轻飘飘的,有点虚弱,陆星延觉得不对,“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我听你声音不大对。”

    “就是来了大姨妈,睡一觉就好了。”

    沈星若嘴唇发白,额头上大滴大滴的冷汗往下滑,整个人蜷缩在被窝里,只小小一团。

    陆星延一听,眉头皱得紧紧的,“你这个月怎么才来大姨妈,寝室有没有人在喝红糖水了吗”

    “嗯。”

    沈星若敷衍。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