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42章 死神镰刀
 正是如此,极具针对性的“空地联合作战”才应运而生。

    按帝国空军的实践,也就是在波沙湾战争当中所采取的战术,其实就是利用强大的空中力量完成战场切割,打击部署在战线后方的敌主力部队,阻止其进行战场机动,以此削弱敌人的正面防线。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把部署在前沿防线的敌军切割出来,再包围歼灭。

    在整个作战行动中,航空兵,准确说是战术航空兵的重型攻击机,承担了原本由装甲集群执行的战役级的突击行动。

    显然,这也正是“空地联合作战”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

    与装甲集群比,航空兵不但速度更快,打击能力也更强,而这两点恰好就是决定战役突击行动成败的主要因素。

    对战线对面的敌人来说,这可不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战斗打响之后,梵军的指挥官很快就发现,出动部署在大后方的主力部队,基本上等于送死。

    道理也很简单,这些部队只要离开了隐蔽阵地,在暴露之后就会遭到空中打击。

    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就算有野战防空部队随行,也无法顶着猛烈的空中打击开赴数百千米之外的战场。

    其实,就算留在隐蔽阵地上,也未必能够幸免。

    毕竟掌握制空权的一方,同样掌握了制信息权,有的是办法找到藏起来的敌人,并且给予毁灭性打击。

    至于被梵军寄予厚望的野战防空系统,在帝国空军的电磁压制与空中打击面前,基本都成了摆设。

    就拿从洛克国采购的“响尾蛇”防空系统来说,因为射程仅10千米出头,而且射高也才几千米,所以在持续5天的高强度战斗当中,部署在乌代布尔附近的几套“响尾蛇”防空系统不但没能击落1架联军战机,反到被联军的防空压制战斗机盯上,至少有数十台发射车被反辐射导弹摧毁。

    因为损失太过惨重,所以梵军防空部队后来干脆放弃了抵抗。

    持续5日的高强度轰炸,也摧毁了梵军的战斗意志。

    按前线司令部做的统计,在这5天内,联军战术航空兵总共出动上万架次,投掷的弹药超过15000吨,而且主要是精确制导炸弹,仅仅是250千克级激光制导炸弹的消耗量就超过了30000枚。

    当然,如此高强度的使用率也与气候有关。

    相对于波沙湾,南方次大陆的气候算不上恶劣,特别是旱季,基本以晴天为主,很适合使用激光制导炸弹这类精确弹药。

    关键还有,小直径精确弹药非常适合用来对付装甲目标。

    要说的话,250千克级炸弹依然大了一些,用来对付城市里面的目标,特别是隐藏在居民区里的军事目标,很容易造成附带伤亡。即便在大战时期,严重的附带伤亡都会对策划打击行动的军官产生影响。比如在这5天的战斗当中,联军就没有打击学校、医院等涉及人道主义的民用设施附近的军事目标。结果是,梵军在发现这个规律之后,故意把大量重要装备部署在学校与医院附近。

    针对这个问题,丁镇南再次向主管装备的军需部门反馈了该问题。

    简单的说,就是急需威力稍微小点的弹药。

    哪怕其他的指标差一些,比如投掷距离不够远,或者只能使用单一的制导方式,其实都不是问题。

    军需部门也积极做出了回应,表示年底就为作战部队提供两种小威力弹药。

    一种是100千克级激光制导炸弹,另外一种是由重型反坦导弹换装战斗部演变来的短程空地导弹。

    当然,战场遮断不过是前戏。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