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30章 内部斗争
让梁夏帝国再上一层楼所需的劳动力。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至今都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庞大的人口规模既带来了巨大的好处,比如全球第一的工业实力,无与伦比的战争潜力与超强的发展动力;也产生了一些很难解决的问题,比如没有一个国家能承接梁夏帝国进行产业升级转移出来的低端制造业,更别说提供完成产业升级所需要的市场。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梁夏帝国的产业升级一直进展缓慢,而且随着生产力发展,贫富差距导致的内部矛盾变得愈发严重。

    具体来说,梁夏帝国既有最尖端的高科技产业,也有大量劳动力密集型的轻纺工业。

    毫无疑问,航空工程师的薪酬肯定远远的超过工人。

    虽然梁夏当局通过税收、政策等手段,消除与缩小贫富差距,但是最多也就只是暂时缓解了社会矛盾,并没有完全解决矛盾。关键是,梁夏当局的干预行为,到最后还是得由社会买单。

    ("小说")手打更新

    最明显的影响,也就是逼迫本土企业向外转移,特别是低薪酬制造业。

    要说的话,早在几年前,梁夏帝国“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已经显现了出来。只是在周涌涛住进首辅官邸后,开始致力于军事改革,通过军事建设来加大社会投入,才没有让“产业空心化”的问题变得更严重。

    当然,这种非正常状态肯定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在根本上,依然需要加快产业升级的步伐。

    那么,就必须为推动产业升级开辟一个足够巨大的海外市场,而且这个海外市场必须同时承担起接收低端制造业的重任。

    简单的说,就是得有足够多的能参与社会大生产的工业人口。

    显然,这只能是南方次大陆。

    关键还有,为了能够更加有效的控制这个市场,唯一可行的办法,也就是让南方次大陆重回土邦时代,分解成数个,甚至数十个国家,再通过一个松散的军事政治联盟把这些分散的市场整合到一起。

    其实,这也是梁夏帝国不肯放过梵罗国的关键所在。

    对此,迪迦拉有非常清楚的认识,而且早就意识到,不管是开明贵族,还是那些守旧的贵族,都不可能在梁夏帝国的统治下获得立足之地,而且延续了数千年的梵罗文明,都很有可能就此消亡。

    不要忘了,梁夏帝国同样是拥有数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而且在绝大部分时候都保持着大一统的局面,其文化基本就没有断裂过。单纯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看,梁夏帝国才是真正的传统帝国。

    可想而知,伴随着资本、产业与技术一起到来的还有文化与思想入侵。

    要说的话,文化与思想入侵早已到来。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之后,在梁夏帝国的大力推动下,东方文化已经盖过了西方文化,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小说")手打更新

    不说别的,梁夏语就以“使用人口最多”为由,在战后取代了布兰语,成为全球第一通用语。

    至于流行文化,更不用多说。

    显然,对梵罗国的统治阶层来说,这肯定不是好事。

    关键就是,在布兰王国殖民统治200多年,加上历史的惯性,梵罗国的民族文化更加倾向于西方。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特别是地理隔绝,哪怕同在巨大陆,梵罗国与东方文化的往来都不是很密切。事实上,在过去几千年里,反到是梵罗国在影响东方文明,比如发源于南方次大陆的佛教。

    "."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