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204章 鱼雷袭击
右的反舰鱼雷。

    因为海水的密度是空气的上千倍,阻力也远远大于空气,所以在这个深度,就算是大口径舰炮也很难发挥作用。

    正是如此,火箭深弹成了拦截鱼雷的最后一道防线!

    只是,火箭深弹能不能击中来袭鱼雷,完全看运气。

    按照帝国海军做的测试,火箭深弹直接击中鱼雷的概率几乎为零,主要依靠bàozhà产生的冲击波来破坏鱼雷。

    虽然无法彻底摧毁鱼雷,但是有很大的概率让鱼雷失效,准确的说是让鱼雷因为制导设备受损而无法正常工作。

    关键就是,现代的先进鱼雷都配有精密的制导系统。

    毫无疑问,越是精密的系统,越容易受到损坏。

    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帝国海军摸索出了一套反鱼雷战术,也就是往鱼雷的航线上投掷足够的深水zhàdàn,并且让这些深水zhàdàn在离鱼雷近可能近的距离上引爆,通过bàozhà产生的冲击波来毁坏鱼雷。

    要说的话,这套战术主要针对的就是尾流制导鱼雷。

    道理也很简单,尾流制导鱼雷在航程末段,往往沿着相对较为固定的航线航行,也就具有一定的规律。理论上,只需要获取鱼雷在连续3个转向点上的准确信息,就能够计算出鱼雷的航迹。

    正是如此,帝国海军的战舰依然保留了火箭深弹发射器,而且像航母这样的大型战舰一般部署在舰尾,而护卫舰与驱逐舰等以反潜为主的护航战舰则部署在舰首,以获得更开阔的射界。

    只是,在实战中的效果如何,还没人知道。

    又过了几分钟,在作战指挥中心发来消息之后,大家才松了口气。

    虽然没有探测到鱼雷发生的bàozhà,但是过了几分钟,航母还没有中雷,足以证明已经成功拦截了鱼雷。

    即便首轮拦截失败,也有机会进行第二次拦截。

    随后,作战指挥中心解除了鱼雷袭击警报。

    射向“刘长勋”号的鱼雷总共有3条,其中2条击中了“镇元”号护卫舰,另外1条被火箭深弹拦截。

    该舰是“南安”级的第8艘,也是帝国海军最新锐的远洋护卫舰之一。

    只是,不得不承认,“刘长勋”号的运气确实是太好了。

    能够在一次战斗中,应付3条尾流制导鱼雷的攻击,绝对是一个奇迹,至少在过去的演习中,从来没有取得过类似成绩。理论上,能对付2条尾流制导鱼雷,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了。

    为此付出的代价就是“镇元”号战沉。

    虽然抢救行动还在进行,而且在“镇元”号被鱼雷击中之前,“刘长勋”号就出动了搜救直升机,其他的护航战舰也采取了行动,在中雷后5分钟之内,有3架直升机飞到了“镇元”号的上方,但是该舰在首次中雷后就断成两截,并迅速沉没,战舰上的200余名官兵肯定是凶多吉少。

    其实,这也从一个侧面证明,发动袭击的是一艘“洛城”级大型攻击潜艇。

    道理也很简单,“洛城”级有4具鱼雷发射管,而在作战的时候,往往会保留一条自卫用的鱼雷。虽然从第二批次开始在艇首增加了12具垂直发射管,能装载反舰导弹,但是在近距离战斗中,特别是在鱼雷的有效射程范围之内,没有哪个潜艇艇长会使用反舰导弹攻击水面战舰。

    不止是反舰导弹的威力比鱼雷小,还因为反舰导弹会让潜艇暴露行踪。

    关键就是,反舰导弹在出管之后,会直接浮上海面,然后才点火起飞,并且产生极为明显的信号。

    不说别的,火箭助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