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82章 暗夜凤凰
就是为“霹雳”研制的发动机,只是根据实际需要做了适当的调整。

    其实,在最初阶段,空军搞的不是侦察机,而是截击机!

    关键就是,纽兰空军也在研制跟“霹雳”旗鼓相当的轰炸机,也就是同样以下马收场的xb-70“瓦尔基里”。

    当时还有情报表明,迢曼帝国也在研制3倍音速轰炸机,只是稍微小一点,最多算是中型轰炸机。虽然这份情报不是很准确,即迢曼帝国与西骆沙研制的是飞行速度仅2.4马赫的tu-22m,但是在当时,这些情报足够促使帝国空军研制一种针锋相对的,或者说能追上这些轰炸机的截击机。

    不管怎样,面对3倍音速轰炸机,以往的战斗机与截击机的飞行速度都太慢了。

    在这个问题上,帝国空军与纽兰空军可以说同途不同命。

    纽兰空军在研制sr-71a的时候,想要获得的,其实也是截击机,而且在研制阶段一直以截击机为主。

    只是,研制截击机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此外,在各国的3倍音速轰炸机陆续下马之后,加上导弹的性能愈发先进,3倍音速截击机已无存在必要。

    结果就是,纽兰空军先放弃了3倍音速截击机,然后利用已经取得的研制成果弄出了3倍音速侦察机。

    必须承认,在这一点上,帝国空军做得不够好。

    因为发动机的研制进度太慢,所以在“霹雳”下马之后,帝国空军的热情也一下跌到了谷底。

    过了3年,在获知纽兰空军在研制3倍音速侦察机之后,帝国空军才翻出之前的高空高速截击机项目。关键是,经过3年的积累,几个关键的技术难题已经得到解决,发动机有了希望。

    此后,也就有了“侦-333”项目。

    虽然采用了正规军用飞机的编号,但是这并不是真正的军方编号,只是一个比较直观的研制代号。

    三个“3”代表就的是三项主要性能指标,飞行速度3马赫,飞行高度3万米,作战半径3000千米。

    可见,至少在立项之初,空军玩了借尸还魂的把戏。

    说得简单一点,当初让“双三截击机”项目下马的不是空军,而是由论议两院把持的国防预算委员会。也正是如此,在该项目下马后,空军还在为配套的发动机破款,也才有了后面的突破。

    站在帝国空军的立场上,飞得更快与飞得更高是永恒的目标。

    关键还有,三倍音速截击机所用到的很多技术,都有超前性,今后肯定能用在其他作战飞机上面。

    最有代表性的,其实就是涡喷冲压复合发动机。

    现在称为变循环发动机,而这种发动机是帝国空军第五代战斗机,也就是“战-20”的标配动力。很明显,如果当时没有投资研制复合发动机,帝国空军获得变循环发动机的时间至少要推迟10年。

    说得直接一点,用一个不算太大的项目来推动各种尖端技术,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

    不止空军,在帝国海军,也有很多类似的项目。

    此外,空军热衷于搞三倍音速截击机,也是在为第五代战斗机做前期探索,并借此确定研制方向。

    不要忘了,在研制“侦-333”的时候,两种主要的第四代战斗机都已研制成功,并且进入到量产阶段。按生产一代,研制一代的惯例,空军在“战-11a”投产之前就启动了第五代战斗机的预研工作。

    显然,在那个时代,没人知道第五代战斗机是什么样子,也才需要尝试与探索。

    可惜的是,这次明显是眼高手低。


-->>(第2/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