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52章 有惊无险

    要战胜这个强大的对手,就得把每一支作战部队的战斗力发挥到极致。

    毫无疑问,主要就是3艘“尼兹”级超级航母。

    这3艘航母就是纽兰海军的支柱,只不过,远远算不上完美。

    虽然“尼兹”级的“血统”很正,其前身就是设计接近完美的“纽兰”级,而且通过扩大排水量,解决了“纽兰”级存在的一些问题,但是“完美”其实是相对概念,会随时间而褪色。

    “尼兹”级面临的其实就是这个问题。

    设计阶段,因为f-14还没服役,甚至还没有正式立项,纽兰海军当时还在指望跟空军联合研制的战斗机,也就是f-111a的舰载型,所以海军对“尼兹”级提出的要求,仍然针对f-4这样的第三代舰载机。

    按当时的要求,搭载一个有92架到96架作战飞机的舰载机联队,机库至少能容纳三分之二的舰载机。

    有了数量,以及针对的主要机型,也就能够确定机库的尺寸。

    在设计航母的时候,其实就是首先根据载机要求确定机库的尺寸,再由机库的大小来决定航母的尺寸与排水量。

    结果就是,等到“尼兹”号开工建造,而且第一批3艘的设计方案敲定后,纽兰海军才猛然发现,如果用f-14替换f-4,那么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把一支舰载机联队里面三分之二的作战飞机放进机库。

    受此影响,搭载一支满编舰载机联队,至少要把40架舰载机放在飞行甲板上。

    要是还有几艘航母,斯塔克不会这么安排。

    只是,斯塔克非常清楚,如果类似的情况频繁出现,肯定会酿成惨祸。

    梁夏帝国在波伊战争后由盛转衰,梁夏海军也开始走下坡路,需要耗费更多的精力保护既得利益。

    和平时期,“尼兹”级通常会少搭载1个大队,至少1个半中队的轻型攻击机,或者是多用途战斗机。

    这么做的最大好处,其实是提高了飞行甲板的原作效率,等于是提高了出动率。

    如果需要,比如在战争时期,“尼兹”级同样能够搭载一个满编的舰载机联队,也就是至少92架舰载机。

    要想扩大舰载机联队的规模,就没那么容易了。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舰队指挥官无法回避,必须面对的问题。

    之前,拦截梁夏作战飞机的那些f-14b战斗机,全都来自第51特混舰队!

    不止是因为持续的时间越长,第51特混舰队暴露行踪的概率就越大,还跟官兵的状态有关。

    如果让一名激进的将军,比如第四舰队的司令官田梓豪中将,那么在大战爆发之后,他肯定会采取更有威胁的战术,比如让第四十一特混舰队前往北东望洋,在那边埋伏下来,等到纽兰海军出兵攻打霍瓦依群岛,从北面迂回包抄,争取歼灭纽兰东望洋舰队,达到一举决定胜负的目的。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因为标准在机数量只有84架,也就是比“尼兹”级少了一个8架的重型攻击机中队,所以“纽兰”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通过牺牲飞行甲板的运作效率,额外搭载10多架舰载机。

    这个特点,让舰队指挥官在做战术安排的时候,有了更多的选择。

    如果是“尼兹”级,那就相当的麻烦。

    在额外搭载了1个大队,也就是20架f-14b的情况下,“尼兹”级的甲板效率仅平时的三分之一。

    说得明白一点。

    出动第一批舰载机之前,因为起飞区全部被舰载机占用,所以只能够使用斜角甲板前端的2部弹射器。要

-->>(第2/5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