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关灯 特大 直达底部
第130章 关键因素
增加数据链设备的安排。

    要说的话,梵罗空军一直没有升级改造现役作战飞机的传统。

    其实,这也是“常态”。

    几乎所有出口梵罗国的武器装备,都需要进行改进,才能为梵罗军队所用。

    拿陆军的主战坦克来说,梵罗国自研的“阿琼1”其实就是采用了柴油发动机,并且缩小了一圈,把战斗重量减轻到44吨的1。“缩水”的主要原因,其实是梵罗国境内的公路桥梁的通行能力几乎都在45吨以内,也就必须把主战坦克的重量控制在45吨以内,不然没办法进行战场机动。

    由此导致的结果是,“阿琼1”的防护性能就连第二代的60a3都比不上!

    到了“阿琼2”,梵罗陆军放开了重量指标,提高到了1a1的水准,而且用上了从纽兰共和国引进的120毫米滑膛炮。问题是,梵罗陆军坚持采用柴油发动机,最后选择布兰王国为“挑战者”开发的动力系统,并且坚持在本土生产。结果是,因为国产动力总成的性能指标一直没有达到要求,所以“阿琼2”在研制了近10年之后,依然只有10多台样车,没有人知道能在什么时候量产。

    当然,梵罗空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获得了f-16a/b之后,梵罗空军原本能引进f-16c/d,甚至可以购买生产线,从而在本土生产。只可惜,不知道是哪根筋出了问题,梵罗空军坚持使用国产轻型战斗机,还要求比f-16a/b更便宜,也就是更小的战斗机,因此放弃f-16a/b使用的f-100发动机,转而选择f/a-18a/b使用的f-404发动机为lca,即“先进轻型战斗机”的动力。研制了几,这种战斗机连图纸都没有出全!

    不过,e-3bi确实大幅增强了梵罗空军的作战能力。

    到大战爆发前,梵罗空军就已获得6架e-3bi,另外2架也已经完成总装,在测试之后就能交付。

    此外,纽兰空军还在梵罗国部署了4架更先进的e-3c。

    其实,这些e-3c原本计划卖给布兰王国,只是受到迢曼帝国的阻挠,以及布兰皇家空军无法提供相应的保证,即禁止迢曼空军的人员接触使用e-3c,所以在纽兰当局一直没有批准出口合同。

    结果就是,生产出来的10架e-3c全都交给纽兰空军使用。

    跟e-3b相比,e-3c主要增强了电磁对抗,也就是抗干扰的性能,增加了几套用来联系地面指挥部的通信设备。

    纽兰空军的4架e-3c部署在梵罗国南部地区,主要任务是监视迪戈基地。

    主要威胁,就是那6架e-3bi。

    其实,这也是帝国空军向巴铁增派4架“侦-29c”的关键原因。

    在随后的战斗当中,2架“侦-29c”让梵罗空军出动的2架e-3bi成了睁眼瞎,全程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等到梵罗空军反应过来,并紧急增派2架e-3bi的时候,空战已经进入到收尾阶段。

    在“指-8c”与“侦-29c”的协助下,巴铁空军100多架战斗机,不但顶住了梵罗空军的近千架战机,还在大约2个小时的战斗当中,取得击落敌机86架,自身无一损失的辉煌战果。

    当然,“无一损失”其实是宣传用词。

    在当天凌晨的空战当中,巴铁空军至少有11架战斗机在空战当中被梵罗空军的战斗机击落,此外还有17架战斗机在返航途中坠毁或者是在返航之后报废,总计有22名飞行员在战斗中牺牲或失踪。

    跟取得的战果相比,巴铁空军的损失完全可以接受。

-->>(第3/4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